陳默在學校里談的女朋友,有一段失敗的婚姻能理解,可再走進婚姻,可不得深思熟慮。
黃顯達作為陳默的老大哥,有些話,他必須說透的。
“小陳啊,婚姻這東西,從來不是補齊人生短板的拼圖。”
“你看你喝的這茶杯,杯身與杯蓋得氣韻相合才能成器。”
“蓋得太松,擋不住塵埃;扣得太緊,又悶得喘不過氣。”
“就像兩個人過日子,既得有各自的棱,又得有彼此的縫。”
“我和你嫂子剛在一起時,總想著把對方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模樣,結果磨掉的不是棱角,是最初的那份熱乎氣。”
“后來才明白,好的婚姻不是找個完美的人,是兩個不完美的人愿意為彼此修一條路。”
“路得兩個人一起鋪,今天你多墊塊磚,明天我多填捧土,才能走得穩當。”
“你急著給父母一個交代,給人生一個結果,可婚姻這趟車,上了容易,想在中途換方向,難啊。”
“它不像你處理工作,錯了能推倒重來。”
“婚姻里的每道裂痕,都會在兩個人心里留下印記。你以為是給生活找個歸宿,其實是給心找個錨。”
“這錨要是拋錯了地方,船再結實,也得在浪里顛沛流離。”
“我不是攔著你往前走,是想讓你看看腳下的路。”
“別因為身后有催促的聲音,就慌著踏上看起來平坦的橋。”
“橋那頭是什么風景,得自己睜大眼睛看清楚。”
黃顯達和陳默這是第一次談論這種話題,男人與男人之間,再好的關系,見了面,更愿意談事業,談前途,很少涉及婚姻這個話題。
第一次聽黃顯達把婚姻談得這般透徹時,陳默才知道自己對這位黃大哥認識是刻板。
黃顯達遠比陳默想的要清楚自己要什么,婚姻又該是什么樣的,特別是官員的婚姻,后院不能起火,也是組織對你能力的一個考察。
陳默是懂這些的,只是之前是個記者,天馬行空慣了,再加上的文人臭毛病,自己的感覺好不好,遠比對婚姻的經營更關注,更在乎。
想到這里,陳默緩緩開口回應黃顯達道:“書記,好的婚姻不是讓兩個圈變成一個圈,而是讓它們在同一個軌道上,既能各自轉得自在,又能在交匯時互相托著。”
“就像這老槐樹,枝枝丫丫看著亂,可每根枝子都有自己的方向,卻又都往著同一個根使勁。”
“房君潔她懂這個理,她不會要求我變成什么樣,我也不用刻意去迎合她,我們都知道,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一樣,而是懂得。”
“懂得對方的難處,懂得給彼此留余地,懂得兩個人往一處使勁,比什么都強。”
說到這里,陳默眼里多了一份篤定,繼續說道:“我知道婚姻不是兒戲,更不是一時的新鮮感。”
“以前是我太天真,以為抓住了就不能放,結果攥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現在想明白了,好的感情就像放風箏,線得有,但不能繃太死,得讓對方能飛,自己也能站得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