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波說完,當著郭清泉的面,就給衛玉玲打電話。
電話一通,耿曉波就說道:“玉玲局長,現在說話方便嗎?”
電話那頭的衛玉玲顯然有些意外,忙應道:“耿縣長好,方便的,您吩咐。”
“玉玲局長好,郭書記剛上任,還不太熟悉你們這些局長們,他現在有事吩咐你。”
耿曉波人在基層,說話辦事還真他媽的滴水不漏啊。
而且當著郭清泉的面,耿曉波自己沒有安排衛玉玲什么,直接讓郭清泉自己安排。
于郭清泉,于衛玉玲,耿曉波只是橋梁,出不出事,他都政治正確。
郭清泉想想他培養自己的隊伍也行,接過耿曉波的手機就說道:“玉玲局長好,我是郭清泉。“
衛玉玲緊張而又驚喜地連聲說道:“郭書記好,郭書記好,您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就好,我能做的,一定保質保量完成。”
郭清泉很滿意衛玉玲的態度,頓了頓,故意拖長了語調,像是在斟酌措辭,實則在給這位女局長施壓。
“玉玲局長,是這樣的,上面核查組的同志到了青山鎮,這次來的于文田司長是關鍵人物。”
“喬市長特意叮囑,你對我們竹清縣米酒非遺文化推廣這塊熟門熟路,今晚的接待晚宴,你過來作陪。”
衛玉玲萬萬沒料到是這種事,她心里“咯噔”一下,恨自己嘴太快,還以為新上任的縣委書記是要搞文旅這塊呢,沒想到是這種事。
衛玉玲當然知道核查組是國家礦業局的人,更清楚這個核查組的分量,也明白這種陪客背后不是推廣非遺,都這個時候,推什么非遺米酒啊,這不是扯淡嗎。
可衛玉玲不敢推辭,只能謹慎地問道:“郭書記,具體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嗎?”
郭清泉沒想到衛玉玲會這么問,怔了一下,但很快有些不悅地說道:“玉玲局長,你在文旅系統待了這么多年,應該清楚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
“這次不是普通的飯局,是關系到我們竹清縣能不能過這關的關鍵一局!”
“你就從米酒的非遺工藝切入,把我們縣為了傳承老手藝做的努力好好說說,比如怎么帶動農戶增收,怎么結合鄉村振興搞發展。”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成績,既合規,又能讓于司長看到我們的工作亮點。”
說到這兒,郭清泉話鋒一轉,態度不容置疑地命令道:“但記住,重點不是勸酒,是借酒桌的氛圍把話遞出去。”
“于司長愛聽什么,你就往什么方向引,要讓他覺得我們竹清縣的干部不僅懂業務,還懂人情世故。”
“還有,林若曦同志也會在,她年輕能干,但有時候太亮眼,你多把握下分寸,別讓場面跑偏了方向。”
衛玉玲聽到林若曦的名字,心里頓時明白了七八分。
郭清泉這是既要用她的專業能力,又要讓她制衡林若曦啊。
衛玉玲確實不太喜歡林若曦,好幾個場合,林若曦一點面子都不給她。
女人是很容易記仇的,之前以為是陳默喜歡這個女人,后來才知道他們是一對,還離了婚。
衛玉玲現在有機會壓林若曦的風頭,她盡管知道這不是什么好事,還是一咬牙,應道:“郭書記,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配合。”
“明白就好。”
郭清泉的語氣緩和下來,直接上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