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陳默徑直抱住了李大叔,小聲說道:“大叔,讓礦工們住手,再打下去,你們就不占理了。”
王源這時走上前,對著礦工們說道:“大伙的心情我理解,換成我,我也氣。”
“但我們得相信法律,誰欠大伙的,欠青山鎮的,都會一筆一筆算清楚。”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轉型的事做好,把日子過好,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復。”
“快住手,都給我住手。”
在王源和陳默的阻止下,礦工們漸漸平靜下來,看著地上狼狽的三人,這才解氣了。
陳默示意沙景春安排人,把于文田、郭清泉和耿曉波扶了起來,送他們出了會議室。
這個插曲一過,陳默手里不知道啥時候多了一個筆記本,他徑直走到礦工中間說道:“大伙有什么想法,現在就能說,我一條條記下來,我們今天就把轉型的初步方案定個方向。”
李大叔率先湊過來,手里握著那份補貼政策文件問道:“王局長說的過渡補貼,真能按月發?要是我想搞民宿,裝修費咋算?”
王源立刻接過話應道:“補貼每月15號前打到大伙銀行卡里,這是礦業局的承諾,我以個人名義擔保。”
“裝修費按實際花費算,鎮里和礦業局各承擔25%,剩下的50%可以先欠著,等民宿盈利了再慢慢還,不收利息。”
這話徹底打消了李大叔的顧慮,他一拍大腿說道:“那我干,我家那房子挨著山,視野好,改改肯定能有人來住。”
旁邊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礦工也舉手說道:“我不想搞民宿,想跟著學種果樹。”
“我家后山有兩畝地,一直荒著,要是能種上櫻桃、蘋果,說不定比下井掙得多。”
陳默一邊記,一邊跟礦工們確認細節問道:“種果樹的話,你們希望專家什么時候來現場指導?”
“是集中培訓,還是一對一上門教?”
“一對一上門教最好。”
好幾個礦工異口同聲地說。
王源當即跟身邊的兩名專家交代說道:“記下這些,回局里后,就安排人,先去后山看看土壤情況,再根據大伙的地塊制定種植計劃,盡量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會議室里的氛圍徹底熱了起來,剛才的質疑和抵觸全沒了蹤影。
有人問能不能搞農產品加工,把自家種的玉米、紅薯做成粉條、薯片;有人問能不能開個小超市,方便游客和村民購物。
陳默和王源一一回應,兩個小時下來,筆記本上記滿了礦工們的想法,初步確定了民宿、果樹種植、農產品加工三個主要轉型方向。
散會后,陳默沒來得及休息,就帶著游佳燕和派出所的干警去了關押曾勝強的地方。
而此時的于文田、郭清泉和耿曉波被司機送到了鎮里的醫院療傷,他們一下車,正遇到了同來醫院治療的衛玉玲。
衛玉玲無比驚訝地看著鼻青臉腫的三個人,張了張嘴,卻是一個字問不出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