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骨眼上拆我臺,不是要命嘛
燕京大學醫學影像樓被李向南個人承包了!
這個重磅消息,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巨型炸彈,一時間便在燕京城里掀起了軒然大波。
去年小崗村的十八戶農民,在一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白紙上簽下自己的大名按下了紅手印,決定大包干。
沒想到這才過去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向南作為個人,就已然將一座小型醫院給承包了下來!
同樣是個人責任制,同樣與生產隊的承包類似,個人對組織負責,個人承擔影像樓的盈虧損失,個人對集體負責。
這樣的先例,無異于給思想還未開化的大眾帶去了新的思潮,直接掀起了關于個人承包這種新形勢的熱烈討論!
大街小巷,但凡能夠接觸到報紙、廣播的人們,無不在討論李向南的這種大膽創新和另辟蹊徑。
市井小巷里流傳著李向南的傳說。
學術界教育界文聯界也為這位新興學子的開創精神而感到震驚。
各行各業的社會精英也都開始思考李向南這種個人承包模式的可復制性。
而這位剛剛前往了中南海參加某次會議,如此短的時間再度大放異彩的李向南,更是在衛生部、能源部、交通部、教育部內產生了巨大的漣漪反應,許多只聞其名未見其面的官員們對于這個后起之秀更是表達了巨大的關注和興趣。
李向南出名了!
以至于才在燕京晚報的報紙報道這事兒的這個節骨眼上拆我臺,不是要命嘛
銀行對個人資質的審查,是最嚴的,一般人誰肯貸給你!
“是沈隊的主意?”李向南猜測肯定是沈千重怕他前期壓力太大,讓黃寧雷趕緊給自己雪中送炭了!
“那當然!”黃寧雷微微一笑,“部里跟銀行那邊關系不錯!沈部特意幫你提了一嘴,人家上午直接把申請表送他那兒去了!”
不送到自己這兒,送到沈部那兒,那是人情做到沈千重那兒去了!
李向南心知肚明。
“一定幫我謝謝沈隊!”李向南懷著感激收起來。
“你要是缺錢,可別有思想負擔!該借錢就借錢!現在誰都在看你的表現,多少雙眼睛盯著你,一旦做不出成績來,丑還是其次……”
黃寧雷話說到這里,便不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