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李向南心里要多震撼有多震撼。
林建州想要成立一支特別指導小組,來肅清醫療系統的貪腐現象。
這個消息實在讓他震驚無比。
要知道,什么叫指導小組,這是在特定時期設立的臨時性機構,用于指導和協調某些重大工作,傳統意義上來說,指導小組的成員和規格都相當高,擁有極高的管理和行政權限。
林建州在這個時刻,提出這樣的概念,那是對目前龍國上下醫療系統內部可能出現的問題,相當重視的結果。
從精亞醫院身上,他看到了不止一個醫院存在的毛病,也瞧見了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私人醫院井噴式出現后的弊端。
不得不承認,林建州的時代觀是發展的,是進步的,更是先進的,也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
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人們享受著它帶來的福利時,確實要警惕隨之而生的各種社會問題。
私有企業的誕生,就伴隨著這樣的殘酷過程。
尤其是私人醫院的產生,更讓人意識到它本身服務性根本基礎上帶來的社會問題。
這是不同于其他私企的特殊形式。
因為醫院本身,還承擔著救死扶傷的職責。
一旦過度商業化,就面臨著醫療隊伍的初心喪失、政府監管的失衡,還有群眾對政府公信力的認知。
不說別的醫院,就拿精亞醫院來說。
他們現在的定位,已經完全脫離了當初設立它的想法和初衷,這是不健康也不道德的存在。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里,如果這樣的醫院大行其道,人們的生活將受到非常混亂的影響。
試問西晏地區的人們,生了病又當如何?
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看病惱,這會直接讓當地的人民群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雖然李向南自己從未說過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這樣的話,多是被人夸贊的。
但此刻,身為醫療領域的人才,身為一座醫院的院長,身為多家醫療生產企業的負責人,連他都覺得這樣的醫院應該被取締掉。
他有義務也有必要幫助林建州好好的整頓一下當下的醫療環境,及時懸崖勒馬,把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肅清掉,還龍國一個朗朗乾坤。
“林伯父,此事任重而道遠!”
心中熱血開始沸騰之后,李向南把舉報信放在桌上,擲地有聲道:“指導小組這樣的形式存在是必要的,但更多的,則是要完善我們國家的監管立法,和反映醫療方面問題的渠道……”
于是他主動斷掉了回家吃飯的念頭,把自己的想法好好跟林建州再詳細聊一聊。
這一聊,又聊到了晚上九點。
李向南顧及到林建州的身體,這才主動提出告辭。
不過兩人今天的談話相當有建設性,基本上確定了今后杜絕此類現象的長期計劃。
回到南鑼鼓巷已經快十點了,但李向南還是遠遠的看到周躍進在商店門口來回踱著步。
“躍進哥,還沒關門?”他上前打招呼。
“天熱了,睡不著,索性在外頭涼快涼快!”
周躍進回頭瞧見他,下意識的松了口氣,招招手道:“你怎么這么晚才回來?快回家吧,若白該等著急了!”
“曉得的!”
李向南擺擺手笑了笑,轉身進了院子,等走到垂花門口一摸口袋,想起天熱,索性給袁國慶兩口子帶兩瓶汽水回去,結果返身回到院外,發現躍進商店的木板窗已經早就封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