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書院的入門考核分作兩部分。
其一是在“書山”進行最基礎的考驗。
分別是“測心”“測靈”“測道”三關。
世間大大小小的修行勢力,幾乎都會安排類似的入門考驗。
第二是在“學海”進行闖關試煉。
這里的關卡,有足足十三重之多。
不同的修為境界,將面對不同的闖關考驗。
而此時,陸夜就在書山最底部。
所謂書山,實則是開辟在書院內的一座陡峭山峰。
山峰直插入云,煞是雄峻。
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故而整座山峰上并未開鑿任何路徑。
但書山上的每一塊巖石、崖壁上,皆銘刻有懸壺書院歷代先賢所留的字跡。
那些字跡有大道感悟、有傳承烙印、也有一些信手寫下的心得體會。
“陸夜,第一關是測心,對懸壺書院而,資質好壞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心境。”
“心術不正,必會被淘汰出局。”
“心境若脆弱如琉璃,自然也無緣再進入書院修行。”
丘鶴塵在一側,為陸夜講解書山考核的事宜。
而在書山附近區域,早已人滿為患。
書院那些大人物們,幾乎都已到齊。
老院長簡清風,更是親自坐鎮場中。
除此,書院那數以萬計的子弟,也都烏泱泱地匯聚而來,一眼望去,到處是黑壓壓的人頭,蔚為壯觀。
由此可見,陸夜這次入門考核,鬧出的動靜有多大。
“這陸夜已是黃庭境修為,對他而,通過書山的三種測試絕非什么難事。”
有大人物輕語,“唯一讓人期待的,或許就是他能夠在書山測驗中,擁有怎樣的表現。”
另一人笑道:“他若能打破書山之巔所留的最高記錄,我倒是愿意相信,他有能耐去進行‘春秋論道’。”
從懸壺書院開創至今,已有三萬年,在這漫長歲月中,書院歷代入門弟子,皆曾在書院上留下自己的足印。
自然地,也在入門考核中誕生了許多足以燭照古今的輝煌記錄。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書山上的種種記錄,也不斷被打破和刷新。
但,目前為止,書山最高處的記錄,已有兩千年不曾被人打破。
那個記錄,便是由當今院長李希生所締造!
“他若能破了李院長的記錄,我也相信他有底蘊通過春秋論道。”
有人附和。
書院誰都清楚,李希生不止曾締造出一個兩千年未曾被人破掉的記錄,更是在入門三十年后,通過了“春秋論道”考驗!
這樣的壯舉,放眼當前書院,完全無人可比。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有人搖頭,“別忘了,李院長是在入門三十年后,掌握了書院各大傳承典籍的奧秘后,才通過的春秋論道測試。”
“而這陸夜則打算今日入門后,就進行春秋論道,我可不認為他能做到。”
此話一出,頓時得到不少大人物的認可。
“不錯,今天之前的陸夜,根本不曾接觸過書院的傳承典籍,想要現學現賣,注定不可能有機會通過春秋論道!”
……這些議論,皆被老院長簡清風聽在耳中。
他什么也沒說,只神色平淡地立在那,心中實則也很沒底。
春秋論道……太難了!
并非是闖關,而是要憑借一問一答的方式,去說服那些對陸夜進行考驗的“老家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