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確實可以花更多的錢租一個環境更好的地方,但是你要考慮到現實情況。”
“你去上學,不一定天天能回來這里住,幾乎是霜枝一個人住在這里的。”
“院子里人多,熱鬧,住著安全一點。”
陸懷野放低聲音。
“我打聽了,這一片是制藥廠的家屬分房,也算是‘貧民窟’,小偷都不會光顧這里。”
“反正你們倆白天上學,只有晚上回來住一晚,屋里收拾得干凈一些就行了。”
交了半年的房租,領了鑰匙,房子算是先確定下來了。
第二天,陸懷野回部隊報道,回去前,把姐妹兩個送到了新租的房子。
昨天他們下午來的時候,大家都在上班,院子里只有兩個老太太。
這會又趕著上午來,院子里還是沒有人。
喬雨眠和喬霜枝簡單打掃了一下屋子,喬雨眠借口出去買東西,從空間里拿出了一點地瓜和土豆去串門。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最應該先接觸的就是這些大爺大媽。
因為他們知道怎么生活才是最劃算的。
住在把門第一個的大娘有些冷淡,板著一張臉。
喬雨眠把土豆和地瓜拿出來。
“大娘您好,我和我妹妹今天租了最里間的房子,從今以后就要麻煩您照顧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大娘看到喬雨眠送過來的東西并沒有伸手去接。
“不用這么客氣,都是一個院子住的,我看你有人管的,估計也麻煩不上我。”
大娘說話有些夾槍帶棒,喬雨眠想了一下才想明白。
估計昨天是他們三個人來的,又只租了一個房間,這個大娘有些誤會了。
“我丈夫在部隊里回不來,我又要去上大學,我妹妹一個人住的時間比較多。”
“她年齡小,沒什么生活經驗,肯定要您多照顧一下的。”
聽到這話,大娘立刻睜大了眼睛。
“哎呀,敢情不是你們仨住啊,我以為你們仨住一起呢。”
這個年代對任何人都是有濾鏡的,要說最有濾鏡的兩種人。
一個就是部隊當兵的,另外一個就是大學生。
大娘的態度立刻轉變了。
“我夫家姓桑,你們叫我桑大娘就行。”
“剛才這不是誤會了我,我……我……哎呀,不說那個了,快進來說話。”
喬雨眠沒進去,就在門口說。
“大娘,我們這初來乍到的,想添一點家具,您知道哪里賣么?”
桑大娘人倒是很熱情,給他們指了路。
喬雨眠又拿著禮物,挨家敲門。
可能是大家都上班了,算上桑大娘,只有三戶在家。
喬雨眠十分有禮貌,又解釋了自己的情況,表示只有妹妹經常住這,鄰居們這才安心起來。
她每家都問了一個地方。
桑大娘問了賣家具的地方,王大姐問了賣廚具的地方,田大娘問了菜場。
其中田大娘更是熱情,把黑市的地點都跟她說了出來。
喬雨眠并沒震驚,現行政策下,黑市的必然會出現的,各地都有。
她只是震驚,田大娘就這樣水靈靈的給說出來了。
看來華京的政策比青山縣更加開放。
喬雨眠帶著喬霜枝忙了一整天,在舊貨市場買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姐妹兩個累得要命,也只鋪好了一張大床,其余的東西都堆在地中間。
房子很小,又堆了滿地的東西,有點下不去腳。
兩個人出去吃了晚飯,回來的時候,院子里的人都回來的差不多了。
十二戶人家,住了三對夫妻,五個一家三口。
王大姐帶著上高中的閨女,田嬸子和桑嬸子的房子比較大,兩個人都是從老家過來,幫著兒子帶孫子。
剩下的便是喬雨眠和喬霜枝這個小房子。
王大姐就是跟喬雨眠同住在一個房子里的另一戶。
喬雨眠不偏不倚,每家都送了一些地瓜和土豆,有小孩的人家也給抓了一把糖。
雖然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但是每戶人家普遍的情況也是比青山縣好多了。
看到出來,每個家庭都還過得不錯,給了孩子糖,也都立刻吃了,沒有小心翼翼的舍不得吃。
連著坐車好幾天,喬雨眠根本就沒休息好,跟鄰居們聊了一會天,早早就睡下了。
可能是睡得太早了,在半夜醒了過來。
喬雨眠本來想躺下繼續睡,就聽見了隔壁悉數的聲音。
這屋子就是用紅磚壘的一道墻,并不隔音,喬雨眠能聽清楚是王嫂子發出的聲音。
王大姐小聲地叮囑閨女。
“你快睡覺吧,我去黑市一趟,給你買點肉。”
一聽到黑市兩個字,喬雨眠立刻來了精神。
雖然自己手里有錢,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
空間里能種菜,又有魚,離開青山縣時候,她還買了十只雞和一窩小雞仔。
就算賺不到大錢,怎么也要把日常生活費賺出來。
喬雨眠也趕緊穿衣服,假裝自己要起夜,正好‘偶遇’了要出門的王大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