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
永泰六年,有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名叫沈幽然。
那時的他,寂寂無名,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從哪兒來、他的武功又是跟誰學的。
人們
黑馬
而下一場八進四的比賽中要出場的兩位少年中,也有一位是對比武結果并不在乎的,此人法號——淳空。
別看淳空今年只有十六出頭,但他在少林寺的輩分和聲望可都不低;前文提過,孫黃二人第一次見淳空時,見他“身著僧袍、頭頂戒疤、眉清目秀、齒白唇紅”,這里有個細節……一般來說,按照這個宇宙的少林寺的規矩,十六七歲的小沙彌,通常都是沒有資格在頭上留戒疤的,你得在修行上有所成就,佛法上得到一定認可了,才有資格讓師父在頭上燒戒疤。
那么淳空為什么和別人不一樣呢?這事兒還得往回說……
十六年前一個風雪加交的夜里,少林寺的寂塵大師在一間破廟里撿到了一個棄嬰。
寂塵發現這孩子時,孩子已然是氣若游絲、一動不動,其臉上淚痕也結成了霜;很顯然,這孩子被丟在廟里至少已有一兩個時辰,他在凍餓之中一直哭泣,哭最后便連出聲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時的寂塵正在苦行游歷,是靠化緣和借宿在解決食宿的,那晚他自己也已經餓了兩天一夜了,好不容易才化到了半碗白粥,頂著風雪來到一間破廟,想生起火來把粥熱一下喝了,誰料又遇到了這種事。
出家人慈悲為懷,何況是寂塵這樣的高僧,他一看孩子還有一口氣,便趕緊敞開衣襟,把嬰兒揣進了自己的懷里,直接用體溫來給孩子取暖,并迅速生起了火,把熱好的白粥小心翼翼的吹到溫和的程度,一口一口耐心地喂到了孩子的嘴里,而他自己到最后還是一口都沒吃上。
淳空,就是這樣奇跡般的活下來的。
后來,寂塵便帶著他回到了少林,但并未給他起名,只管他叫“娃兒”。
淳空自幼便與佛有緣,每日耳濡目染,剛學會說話,便會吟誦佛經,堪稱慧根穩固,心性澄明;到他五歲時,寂塵終收他為徒,給他起了“淳空”這法號。
那年,寂塵大師已經五十有三,他的下一輩,即和淳空同輩的“淳”字輩弟子,最年輕的也都快三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