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報道、分析、評論,如同雪片般飛向各大新聞平臺和社交媒體。
《華夏好聲音》憑借這石破天驚的導師陣容,在正式開播前,便已經預定了年度爆款綜藝的席位。
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關于四位導師的討論,關于節目模式的猜測的內容。
“音樂詩人”張健的儒雅與深度世所共知。
“樂壇天后”林悅然的時尚與實力世所共知。
“新生歌王”徐樂的才華與銳氣世所共知。
“不老歌神”陳飛的地位與情懷世所共知。
這四個人,代表了華語樂壇的不同層面與不同時代,他們的組合,充滿了看點與化學反應。
《華夏好聲音》,在萬眾矚目之下,已然蓄勢待發。
《華夏好聲音》導師陣容的官宣,如同一場海嘯,余波久久未平。
各大媒體的記者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瘋狂尋找著新聞的下一個爆點。
國音娛樂的林正,無疑是他們此刻最想堵到的人。
幾天后,林正出席一個小型商業活動,剛結束就被記者們團團圍住。
閃光燈噼里啪啦地在他臉上炸開,刺得他有些睜不開眼。
“林正先生,請問您對《華夏好聲音》這次堪稱頂配的導師陣容有什么看法。”
一個話筒幾乎要戳到他的下巴。
林正經紀人的臉色有些難看,試圖阻攔,卻被記者們擠開。
林正深吸一口氣,臉上努力擠出一個職業化的笑容,眼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現在的綜藝節目,都喜歡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導師陣容再強大,也只是錦上添花。”
“做節目,核心還是內容。”
“不是追求一時的噱頭,而是要真正把節目做好,對得起觀眾。”
記者記錄著他說的每句話。
“那您的意思是,《好聲音》現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嗎。”
一個尖銳的問題拋了過來。
林正的笑容僵硬了一瞬。
“我沒有特指哪個節目。”
“我只是闡述一個行業現象。”
“希望大家都能沉下心來,做出真正的好作品。”
他含糊其辭,試圖將自己摘出來。
這段采訪視頻,很快就被放到了網上。
網友們的評論區,瞬間又炸開了鍋。
“哈哈哈哈,我怎么聞到一股酸味,是從國音娛樂飄過來的嗎。”
“林正:我沒酸,我只是在客觀評價(狗頭)。”
“‘花里胡哨’?歌神陳飛在他眼里也是花里胡哨嗎。”
“這話說的,好像他做的節目內容多好一樣,新歌榜都上不去了吧。”
“《好聲音》還沒播,他已經開始指點江山了,佩服佩服。”
“坐等《好聲音》開播,看林正的臉疼不疼。”
“徐樂不僅是導師,還是《好聲音》的總策劃之一。說陣容花里胡哨,不就是在說徐樂沒眼光,沒實力嗎。”
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嘲諷著林正。
他試圖挽回顏面,卻反而讓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窘境。
國音娛樂的公關部門,此刻恐怕焦頭爛額。
而風暴中心的另一位主角徐樂,卻顯得格外平靜。
幾天后,徐樂接受了番茄衛視一檔王牌訪談節目的專訪。
節目錄制現場,燈光明亮柔和。
主持人是業內知名的知性美女,笑容親切。
“徐樂你好,歡迎來到我們的節目。”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徐樂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黑色休閑褲,干凈清爽,氣質沉靜。
他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神態自若,沒有絲毫的緊張。
主持人微笑著切入正題。
“《華夏好聲音》的導師陣容一經公布,可以說是引爆了整個網絡。很多網友都非常好奇,作為節目的總策劃之一,你當初為什么會想要策劃這樣一檔節目呢。”
徐樂的目光透過鏡頭,仿佛能看到屏幕前的每一個觀眾。
他的聲音溫和卻帶著力量。
“我想打造一個純粹的音樂舞臺。”
“一個只用聲音說話,用音樂交流的平臺。”
“在這里,我們不販賣故事,不強調人設,只關注歌聲本身的力量。”
主持人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贊許。
“這個理念非常好。但如此強大的導師陣容,加上您本身的熱度,這檔節目從籌備之初就備受矚目,您會感受到壓力嗎。”
徐樂唇角微揚,露出一抹淺淡的笑容。
“壓力自然是有的。”
“任何承載著期待的作品,都會伴隨著壓力。”
“但對我而,這份壓力更多的是一種動力,鞭策我們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
“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專業的團隊,還有四位令人尊敬的導師,我相信我們能共同呈現出一檔不負眾望的節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承認了壓力,又展現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