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將制作一部青春愛情劇,此劇名叫《我要向你飛奔》。”
“啊啊啊啊!我看到了什么!哥哥要出新作品了?”
“新劇?是哥哥主演嗎?還是只是唱歌?”
“《我要向你飛奔》?這名字聽起來就好甜啊!是青春校園劇嗎?”
“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緊接著,消息以病毒般的速度擴散開來。
“制作一部劇?徐樂這是要當導演還是制片人啊?”
“他不是歌手嗎?怎么突然要去搞電視劇了?不務正業啊。”
“求求了,好好唱歌不行嗎?千萬別想不開去當導演啊,會毀了口碑的。”
“呵呵,現在什么人都能當導演了?真以為拍電視劇是寫首歌那么簡單?”
“坐等撲街,到時候別哭著回來唱歌就行。”
“膨脹了,絕對是膨脹了,拿了幾個歌王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當然,鐵桿支持者也立刻下場維護。
“樓上的是不是忘了,《華夏好聲音》就是徐樂制作的?人家早就跨過界了,而且大獲成功!”
“就是,樂神做什么都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我相信他這次也一樣!”
“一群酸黃瓜,自己沒本事就覺得別人也不行,等著被打臉吧!”
徐樂制作新劇的話題,被頂上了微博熱搜有理有據,將徐樂過往的“戰績”一一羅列,給了支持者們極大的信心。
但很快,另一位以毒舌著稱的影評人就發表了截然相反的觀點。
“別混淆概念。綜藝制作和電視劇導演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前者更看重的是一個絕佳的創意和可復制的節目模式,而后者考驗的是導演對鏡頭語的運用、對敘事節奏的把控、對演員表演的調教,以及對整個劇組上百號人的統籌能力。”
“徐樂在導演領域就是一張白紙,毫無經驗。我承認他是個音樂天才,但天才的自負,往往就是他跌下神壇的開始。這次,我賭他會栽一個大跟頭。”
兩方觀點針鋒相對,在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
支持者與反對者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整個互聯網,都因為徐樂的一個決定,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場。
而作為風暴中心的徐樂,卻像是沒事人一樣。
他悠閑地吃完早餐,刷著手機上那些沸反盈天的爭論,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些質疑,這些批評,他早就預料到了。
如果做什么事都是一片叫好,那反而無趣了。
他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覺得今天的天氣很不錯。
他發布了一條微博。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