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岡率領五個薩爾瑪提亞騎手匆匆趕來,他的背后中了一箭,但是問題不大,只是破了點皮,匈人精銳射手遠距離拋射,并沒有給他們造成多大的威脅。
“還有一支匈人部隊在巴黎附近劫掠!”
克里岡匆匆下馬,神色振奮道:“他們的數量不多,只有一百多人的匈人騎手,其他的都是格皮德人。”
這是匈人聯盟的一部分,他們征召了大量的仆從軍。
一百多匈人騎手?
能打!
鄧肯看了一眼克里岡背后的箭矢,感覺有點眼熟,心中暗自道:“匈人射雕者?”
他們使用的箭矢更精致,箭羽部分跟尋常的射手不太一樣。
一般使用雕或者鷹的羽毛。
普通的匈人射手大部分是使用鵝羽鳥羽,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箭羽,比較容易分辨出來。
“召集騎兵部隊!”
鄧肯不打算帶上步兵,也根本追不上匈人騎手,他直接率領一百二十七人的騎兵部隊出發,朝著被匈人劫掠的某個靠近巴黎的小城鎮逼近。
兵貴神速。
等到步兵趕到時,敵人說不定都已經搶完跑路了。
鄧肯要反搶他們一波!
那些趕來的不列顛原住民不清楚情況,但是他親自帶出來的部隊,絕大部分都有一定的騎術基礎,只要能夠俘獲敵人的戰馬,那么很快就可以轉化為騎馬步兵。
其中少部分人稍微適應一下,立刻就是合格的輕騎兵,原住民還是有些人會騎馬的。
那些征召的薩爾瑪提亞人隨時能變成騎兵部隊。
維度空間,上帝視角。
在鄧肯的戰略大地圖上,他很快在距離巴黎大概四十公里的位置看到了匈人的偵察騎手,他們是大規模行動,然后到了地方分散劫掠,遇到強敵就后撤,跟其他的劫掠部隊匯合,接著利用騎兵優勢,在局部戰場形成圍剿,直接絞殺掉那些小股的敵人。
因此匈人騎兵洗劫高盧地區,各方勢力都有點束手無策。
打得過的追不上。
追得上的打不過。
稍微出現一點戰局指揮的失誤,部隊就要被匈人精銳放風箏射死,好不容易打贏了,敵人立馬就跑,沒過幾天就是附近洗劫的匈人集結,可以很快形成規模數千人的局部戰團,然后便對日耳曼蠻族形成碾壓性的優勢。
匈人就是這么耍無賴。
他們必要時遇到戰局不利,還能留下仆從軍斷后,真正的匈人部隊撤退,死一點仆從軍完全不是事,只要匈人主力不受影響就好。
匈人每一場戰爭勝利都會收獲大量的仆從軍,他們很多戰爭都是用仆從軍的人命來填,自己反而沒有那么大的損失。
在鄧肯來之前,他們已經把高盧地區禍害的滿目瘡痍了。
這是領先時代的戰術壓制。
未來遇到蒙古鐵騎,歐洲這邊的部隊也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野外就是匈人的地盤。
目前幾乎沒有什么部隊在野戰中跟他們交手大獲全勝,大部分都是吃虧,極少數能殲滅小股匈人的仆從軍。
——匈人射雕者(二星銀灰色)!
——匈人精銳騎手。
——格皮德人重裝步兵(一星)。
——格皮德人仆從騎手。
這一次戰爭中,匈人的部隊來去如風,就算是步兵也配備了一些馱馬,可以作為騎馬步兵在戰場上快速移動。
“跟我來!”
鄧肯一馬當先,身后近百騎兵逼近戰場。
匈人的偵察騎兵已經發現敵人,但注意到敵人并不多后,在匈人射雕者的率領下,他們居然想要野外跑馬,直接放風箏重創他們。騎射其實準確度不高,但是形成數量優勢后,在局部小戰場上,上百匈人精銳射手一起射箭,箭雨就能形成覆蓋性的火力打擊。
更別說他們當中還有少量的重裝騎兵,關鍵時刻可以正面沖殺擊潰敵人,匈人輕騎兵的戰斗力也不弱,不射箭也能砍贏大部分的敵方輕騎兵。
匈人終歸是馬背上的民族。
如果忽略鄧肯,這一波匈人部隊是巨大優勢!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