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
人群中的赤離忽然擺了擺手。
賴冕的黑臉一沉,已是兇相畢露。
赤離稍作遲疑,扭頭看向洞外。
洞外,站著于野。冠義的被殺,他也好像頗為詫異,卻只是微微一怔,便不慌不忙地將四處亂竄的噬荊貂收入御靈戒,然后一邊留意著四周的動靜,一邊透過彌漫的霧氣觀望洞內的情形。
赤離的眼光一閃,忙道:“天神山的鬼魈殺了冠義師徒與幾位仙門弟子,倘若有人問起,各位實說便是。而除此之外,你我一無所知。有關噬荊貂與六翅金螈,更不得透露半句口風。此事關乎生死,切記、切記!”
聽他如此一說,眾人連連點頭承諾,事關身家性命,誰也不敢抱有半點僥幸。
“呵呵!”
赤離如釋重負般的笑了笑,道:“賴兄,由本人在此為證,你后患無憂也!”
賴冕卻不置可否,默默轉過身去,他看向一旁的銅鼎,伸手輕輕拍打、撫摸。
赤離趁機贊道:“此物名為翻天鼎,乃是冠義賴以成名的法寶!”
銅鼎高約丈余,四方四正,布滿符文,四足朝上,鼎口沖下,嚴嚴實實扣在地上。而眨眼之間,沉重的大鼎忽然變成拳頭大小。
與此同時,又聽急促的喊聲響起——
“放我出來……”
賴冕抓起銅鼎查看,光芒一閃,地上“撲通”摔落一位老者,正是劫后余生的文桂。
他膽戰心驚地爬了起來,長長松了口氣,又伸手一指,抱怨道:“于師弟,你讓我殺了冠義,差點害我送了性命,幸有賴道友相救!”
“文師兄,你……”
于野依然守在洞外,他不愿參與殺人之爭,而賴冕的一句話不僅推卸所有的過錯,并且一口咬定他是背后的主使。卻見賴冕沉默不語,赤離笑容曖昧,在場的各家修士也是面露懼色,本想辯駁的他拂袖一甩轉過身去。
嗯,一個個精明如鬼,誰也不肯吃虧。
不過,若非他的提醒與告誡,便沒有今日的冠義之死。而倘若冠義不死,遭殃的不僅是他于野,文桂與賴冕也休想置身事外,于是他只能借刀殺人。而賴冕的狠辣決絕,還是讓他暗暗吃驚!
“鬼魈何在?”
文桂與赤離、賴冕等人走出洞穴。
鬼魈已逃匿無蹤。
洞穴外是一塊山崖,俯瞰腳下,霧氣彌漫,抬頭仰望,百丈山峰聳立云霄。
連番的驚險遭遇之后,竟已抵近天神山的萬丈之巔?
而百丈山峰陡峭如壁,依然無路可循,所幸沒有狂風的阻擋,應該能夠攀援而上。
眾人已是迫不及待,各自揮舞短劍往上爬去。
于野回頭一瞥。
之前遇險的洞穴,像是嵌入山壁的一個洞府,或是巨大的神龕,造型巧妙而渾然天成,而少了美酒與美人的歡歌笑語,便也失去了仙鄉夢境的神奇。唯有殘留的四具尸骸,見證著曾經的生死瞬間。
顯而易見,之前的大風與仙境均為鬼魈所化,其強大的神通令他懼怕之余,竟然有點羨慕!
但愿有那么一日,他于野也能擁有呼風喚雨的大神通!
“哧——”
短劍插入石壁僅有半寸,迸濺的石屑帶著幾點火星。
山石變得如此堅硬?
于野雙手持劍來回交錯,慢慢攀爬。須臾之后,山峰到了盡頭。他翻身而上,卻又雙腳一軟而差點摔了下去。
加上他在內,三十七人均已爬上山頂,卻無不怔怔而立,一個個難以置信的樣子。
山頂極為平坦,約莫百丈,如同一方石臺,靜靜懸浮在縹緲的云霧之間。
而石臺的中央,矗立著一尊石頭人,與之前的鬼魈石像相仿,粗壯高大,雙目凸起,卻面相莊嚴,周身透著一股莫名的正氣。
如此倒也罷了,石像之中不斷涌出一道道虛幻的人影,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其中幾人的模樣竟似冠義與他的弟子,相互面帶笑容,攜手奔向云霧的深處。隨著霧氣散開,可見石臺凌空伸出一段石崖,眾人就此往前,身上金光閃爍,轉瞬消失在虛無之中……
于野愕然片刻,禁不住瞇縫雙眼,然后緩緩抬腳往前。
抵近石人的三十丈遠處,仍然不斷有人影閃現,卻沒誰理會他的存在,他也不管不顧地抬頭張望。當他看向石人凸起的雙目,他的眼中忽然閃過兩道光芒。與之剎那,所有虛幻的人影消失殆盡,便聽身后傳來一聲驚呼——
“我想起來了,縱目神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