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個百花綻放、天地復新的時節。
神域的三月,換成星域紀年,為六十二年的三月。雖說紀年不同,天地迥異,而三月的古溪澗,依舊是草木欣欣、生機盎然。
而聚集在山谷中的修士,卻是一個個神色焦慮、長吁短嘆。
唯有青衣與邛山、蛟影坐在洞府門前,或縫制衣衫,或低聲說笑,儼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見淵則是獨自守在幽暗的角落里,默默留意著遠近的動靜。他已驅趕了數次,如今鴻元與梅祖等人再次登門,竟然賴著不走了,擺明了要在古溪澗等待于野的歸來。
而兩個月過去,于野仍然待在天上。
“哼!”
水溪邊的草地上,聚集著一群來自天界的道友與巫族的修士。
鴻元抬頭仰望之余,悻悻哼道——
“神宮之行,僅有一個月的時限,他卻丟下你我躲在天上,豈有此理!”
“呵呵!”
梅祖面露苦笑,道:“迄今為止,沒人看得懂于道友。他行事不循常理,總有出人意料之舉。你我只能耐心等待,否則又能如何呢?”
“唉!”
子宿的臉上也是帶著愁容,嘆息道:“古靈山的各方道友,已達兩三千之眾,倘若此事不成,必遭反噬啊!”
“屆時不用天玄子出手,你我便將陷入內訌!”
“哎呀,一旦火拼,后果不堪設想!”
“這便是天玄子的企圖所在,說不定青鸞也參與其中!”
“唯獨那位于道友毫不知情,反而美女在側,相互傾訴衷腸,好不自在……”
眾人均為老奸巨猾之輩,擅長陰謀詭計,各自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天玄子雖然當眾許下承諾,半年之后開啟神宮,卻要見到青鸞的安然無恙。眼看著神宮之行在即,眾多神修已聚集而來,誰料于野擅自放出青鸞,又陪著她眺望星辰、傾訴衷腸,全然不顧當前的處境,也不商議相關的對策,難免引來各方的猜疑與憂慮。
眾所周知,神宮之行的成敗與否,取決于一人,便是于野。而他始終躲在天上,身旁又有一個令人忌憚的青鸞,誰也不敢前去催促,各自抱怨之余,只能是望天興嘆。
“又在詆毀師父,呸!”
十余丈外的洞府門前,看似溫順乖巧的蛟影,卻悄悄啐了一口,她不容有人詆毀師父的聲譽。青衣放下針線,將她攬在懷里,又使了個眼色,示意她慎慎語。
邛山搖了搖頭,忍不住出聲道:“不怪各位道友滿腹怨,頭領著實讓人看不懂,他已陪著那個婆娘兩月有余,老狐與他相識數百年,也未見他這般……”
青衣微微皺眉,出聲打斷道:“老狐!”
“哎呀!”
邛山驀然驚醒,伸手虛扇了一個嘴巴,道:“瞧瞧我這張臭嘴,豈能當著蛟影胡亂語呢,欠打!”
“嘻嘻!”
蛟影掩唇一笑,遂又正色道:“師父行事,看似難以揣度,實為執拙守正,取逆境于不敗之地!”
她轉而抬頭張望,接著說道:“想必師父已有了決斷,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