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愫秋后來潛入府城,發現賑災遲緩的背后另有原由,信息差太大,一時半刻搞不定,她便帶著弟弟的遺體回到了七星關。
將梁父梁母和梁弟弟葬在了一處,為他們念了數遍往生經,希望這一家子早日超度。
之后她就遇見了李長生。
彼時的梁愫秋還是狼狽不堪的災民模樣,但李長生看她的眼神,像是在瞧什么稀世珍寶,一個勁兒的問她要不要去天啟城。
此時的李長生不是她記憶里的英俊青年,而是鶴發童顏的老者,梁愫秋一時沒認出來,只叫他先生。
跟著他到了天啟城的學堂,才知道先生就是李長生。
原來這里依舊是少年歌行的世界,只不過時間上提前了數年。
她的出現引發了學堂的軒然大波,在此之前,并沒有女子入學堂的先例,可李長生是何等人物,能叫別人阻撓他的決定?
有先生在的學堂才叫學堂,否則就是個普通學舍罷了。
梁愫秋看著那些人的嘴臉,很是不耐,什么拜師?什么入學堂?且不說她根本用不上拜師學藝,就說這些人見到女子出來上學時,那副天塌地陷的丑陋嘴臉,都讓人惡心至極。
所以當李長生詢問她愿不愿意拜師時,梁愫秋直拒絕,甚至準備離開天啟找個地方閉關。
李長生對她很是包容,之后沒再提收徒一事,但也沒敢讓她一個人離開天啟,對外只說是養在身邊的一個晚輩。
直到兩年前,她突破逍遙天境,引發天地異象,李長生為她護法多日,又攬下了太安帝的試探,梁愫秋才正式拜師門下。
也因此,她在李長生的幾個弟子中,進門很早,但輩分很小。
在學堂待了五年,她如今有了足夠的實力,也該去完成原主未盡的心愿了。
……
天啟靠北,冬天是干冷且燥的一個季節,枝頭的薄雪干干凈凈,落下幾只棲息的鳥雀,嘰嘰呱呱叫個不停,不知道下一場雪來臨,這些鳥兒會不會凍死。
梁愫秋亂七八糟的想了一會兒,也就到了師院。學堂除了李先生,還有十二位先生,分別教導外院內院,所以他們有單獨住宿休息的院子。就屬李長生的院子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