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若風拒婚,太安帝也不敢繼續脅迫他,生怕梁愫秋又進宮來找人談心。
再把皇宮殺的血流成河,他手上可就真沒什么好用的人了。
好在太安帝父子倆的矛盾并沒有持續很久。
蕭若風回了趟學堂,和梁愫秋商量后,又跑回去和太安帝談判。
并且直接表示,將來他和梁愫秋若是無子,便從其他兄弟膝下過繼一個最優秀的來繼承北離,若是有子,自然就不提了。
太安帝知道自己沒得選,只能自我安慰,起碼兒子沒有上頭到要把皇位讓出去,可喜可賀。
因此娶妃一事,就這么毫無波瀾的過去了。
那邊蕭若瑾趁著太安帝生病,在宮里安插了不少人手,隱約得知了蕭若風被賜婚又拒婚的事。
一時萬般滋味涌上心頭。
嫉妒、惱恨、不甘……
這些情感促使他小動作不斷。
蕭若瑾開始往外散播消息,還趁此機會拉攏太師董祝,卻不料他一動就被太安帝察覺到了,當即把人叫過去大罵了一通,還撤掉了易卜的宗主之位,提拔了旁人。
蕭若瑾大受打擊,明明他還沒來得及做什么,太安帝卻不肯給這個兒子留一點顏面。
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說,更嚴重的是,太安帝斥他不睦手足,心思陰狠毒辣。
這般嚴重的話一出,蕭若瑾徹底無緣皇位,情況只比青王好那么一丟丟,他大病了一場,之后就自囚于府上,許久不肯露面。
易卜也被送到了景玉王府,太安帝覺得既然他已經歪了屁股,那就直接去投奔女兒女婿吧,省得他拉著影宗為蕭若瑾打算。
一時間,影宗內部風聲鶴唳,易卜一派的弟子手下傷亡慘重,也就洛青陽走運,早就被選為皇帝明衛,進宮當差去了,才沒被牽連。
蕭若風為哥哥求情,但太安帝無動于衷,直接丟過去一沓證據,里面擺明了蕭若瑾是如何利用輿論,想要拉蕭若風下水的,人證物證都有。
看完手里的證據,蕭若風良久沒說話,只是默默的離開了太安殿,再也沒提求情的事。
本來還在景玉王府等待轉機的蕭若瑾,終于死心了,他對蕭若風的那點兄弟之情,最終湮滅得干干凈凈。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