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宅的前身是廖家大宅,房子占地面積不小,但不可能住下太多人,廖家當初也沒想到自家會變成托兒班,那房子建得中規中矩,沒太多空余。
學生們白天過來上課,晚上回家各找各媽。
這些新招進門下的孩子,最大的一個十六歲,最小的六歲,年齡差距屬實不小,鬧騰起來,也是威力十足。
大一點的還好些,再苦再累都忍得,小一點的,才在太陽底下曬了一會兒,就抱頭抽泣,窩窩囊囊的喊爹媽了。
魏嬰和薛洋都是從零基礎開始的,但可能是生活上吃的苦太多了,兩人不僅不覺得習武苦,甚至有些樂在其中。體會不了師侄們的苦,笑得幸災樂禍。
有點像大學生軍訓時,捧著西瓜冰奶茶、超絕不經意路過的學長學姐。
看熱鬧的嘴臉相當可惡。
喬榆眼風一掃,指著魏嬰:“你新的研究項目有思路了?”
魏嬰笑容一收,轉道去了后院。
又問薛洋:“你什么時候金丹?”
薛洋也撤回了一個笑容,頭也不回的跑了。
喬榆沒管他倆,而是將卿兒、斐玉雪幾個修煉有些成果的弟子叫到身邊。
今天是第一天上課,喬榆特意在藍田多留了一天,就是為了帶她們熟悉教學流程。
諸如幾時讀書、幾時煉體、幾時打磨武學基礎……喬榆都寫在了紙上,她不在的時候,卿兒等人只要照著課程表做即可,沒什么難度。
前期教的盡是些基礎課程,魏嬰薛洋十天半月或許就能消化干凈,可放在這些普通人身上,兩三個月都學不完。
因為日頭大,幾個年紀小的、或是嬌生慣養的孩子,哭哭啼啼的要回家,喬榆沒有慣著,目光冷冷掃過去。
“擾亂課堂秩序者,不能不罰,既然你們耽誤大家的時間,放學后你們單獨留下,加練一個時辰!”
“再哭再加!”
“誰想陪著他們幾個一起留堂的,只管哭!”
練武場好不安靜。
卿兒幾個站一旁,心里默記。
好的,學生犯錯,不打不罵,冷臉體罰就行。
學到了學到了。
喬榆跟著講了節公開課,她收的幾個修士下屬也來聽課,有關修煉方面的基礎知識,大部分世家自己都是懵懵懂懂,藍家的課也不是誰都能去上的,散修處境不好,更難學到精髓。
故而喬榆在臺上講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很多人在下面拿毛筆唰唰唰的記,小孩子們不懂自己上的課多有含金量,只覺得好聽,愛聽,多聽。
下午的課交給卿兒她們,喬榆簡單檢查了課件,越發覺得女孩子都是教書育人的好苗子,課件寫的很是整潔齊全。
不愧是她帶出來的兵,足以和老教書世家藍家齊名了。
一天課結束,學生們放學,喬家大宅好像一下子空了。
吃完飯,喬榆通知他們,自己準備去櫟陽招生,有合適的就記了名字,安排人去接過來。
“接人這事交給付蘭,她在統籌上很有天分。”
“建房子這事交給彩美和暢暢,你們兩個跟著青鸞建了客棧和西江月,總有些經驗了。”
“也不用建的多好,能安穩過冬就行,學生們遲早是要遷去夷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