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中心的組織結構很先進,但人員結構很單一。
這在婁姐兩人看來完全就是李學武小心眼。
首先是經理,也被李學武稱為首席執行官的崗位,在人員選擇上就不是固定的。
最先跟李學武合作的五大家族,除了婁家,其他四家輪值ceo。
cfo,也就是首席財務官,自然是大嫂趙雅芳來擔任。
她現在賦閑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正好發揮作用。
cho,首席人力資源官已經定了周亞梅。
o,首席運營官的崗位同ceo一樣,也不是固定的。
是由馬杰這幾家后來跟李學武合作的家族來輪值擔任負責人。
目的很明確,就是李學武剛才跟婁姐說的那個意思——互相牽制。
包括婁鈺在內,李學武主動將他從兩方剝離了出來,避免了因為他在港城做的事對其他方面形成一種威脅。
當然了,婁鈺是要重用的!
cio,也就是首席信息官,在李學武這里就是智庫負責人。
就因為港城現有的基礎是他打造的,不能因為信任問題舍近求遠不用他了。
在平衡各方力量和態度上,李學武做的還是很到位的。
婁鈺對港城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擔任智庫負責人,溝通港城會方便很多。
在帶領智庫給行政管理中心提供意見和政策制定方案時也有的放矢,更加專業。
婁鈺不能擔任ceo,也不能擔任o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婁姐。
無論是ceo,還是o,都是在給李學武打工。
內地東風系項目是跟他們沒有股份關系的,李學武也從來沒有說過內地東風系跟港城的時代系項目有干系。
就連聞三兒幾人去港城任職都是一種借調,或者說是掛職鍛煉的關系。
因為聞三兒是東風系的股東,不是港城時代系的股東,他過去任職也是行政任職。
婁姐此去港城,就是要擔任時代系負責人的,如果婁鈺再擔任重要決策崗位,那就不光是李學武不放心了。
但是,即便婁鈺不能擔任決策型管理,可還是能發揮他最優能力。
跟ceo和o一樣,他也是要常駐俱樂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是要對幾個家族負責人形成的ceo和o管理結構負責的。
這當然是一種牽制與合作的手段,李學武在講述和解釋的過程中并沒有掩飾或者修飾,說的很清楚。
在商商,現在三人坐在辦公室里談工作,那李學武就不會講什么人情世故。
東風系和時代系互相調職、掛職學習能錘煉隊伍,也能開闊他們的眼界。
同時,在掛職過程中,因為沒有利益牽扯,反而是對利益相關的決策層有了牽扯和平衡。
這叫細微之處見真章,李學武就是能把這種復雜的結構和組織關系簡單化,具象化。
以后他作為“行政總裁”將要來這邊參與行政管理工作,而ceo、o和cio就要直接對他負責了。
行政管理中心先錨定了幾個關鍵位置,剩下的全都交給于麗這個總裁辦主任去籌備和補充建設。
相比于ceo和o的人員輪值,cio的婁鈺要執行工作地的輪值。
以紅星村為辦公地點的信息和政策管理中心就全都交給他來負責了。
婁鈺將要負責東風智庫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把從港城帶回來的豐富經驗轉教給山上的家族人員。
信息和政策管理中心(東風智庫)將負責接收、處理、分析、研判和傳遞工作。
他們沒有行政決策權,只有信息和政策的處理和建議權。
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是李學武在搭建組織結構的基本原則。
(請)
求李學武有啥用!
山上的資本家族人員從小耳濡目染,對經濟學和社會學都有很深的研究和經驗。
有了婁鈺的掌舵,智庫至少是能滿足現階段東風系和時代系發展的。
在智庫創建和發展過程中,李學武也是要鼓勵他們在經濟政策的研究和管理上下功夫。
實在不行就去華清找教授級人物參與進項目來,一方面是節省李學武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能給企業培養管理人才。
人事管理中心在鋼城,是由周亞梅負責搭建,不需要很多人,只要保證業務需要就行。
甚至在創業初期可以多部門協調辦公,但該搭的架子一定要有。
財務結算中心,在一監所,由趙雅芳負責管理。
行政管理并不需要趙雅芳親力親為,只要能保障資金和賬目的準確性就可以了。
這里將負責東風系所有業務的財務與結算工作。
在一監所里工作的這些老會計都不知道賬目上的項目代號的意義,他們只需要做好賬目就行了,剩下的審核工作有趙雅芳在做。
管理結構暫時就這么定,剩下的就是分站的建設工作了。
倒是也簡單,只要按照現有的地域來劃分就是了。
鋼城站,負責東風船務、東風港務、鋼城貿易、吉城貿易。
京城站,負責東風建筑、京城貿易、東風聯合醫藥、東風聯合印務、東風聯合制造、東風聯合食品。
港城站,負責東方商貿、現代置業、東方時代銀行。
項目名稱只要是帶聯合二字的,就說明該項目不是獨資的。
東風聯合醫藥是跟京城中醫院、紅星村、軋鋼廠,以及衛三團合作的。
東風聯合印務是跟一監所合作的。
東風聯合制造是跟東城一監所和西城三監所合作的。
東風聯合食品是跟紅星村、衛三團合作的。
有的項目合作范圍廣,有的是東風自持的獨資。
鋼城的公司更復雜一些,股東關系也更復雜一些。
所以港城的項目人事、財務,以及其他管理權限獨立。
唯獨行政管理權限要受限于俱樂部里的行政管理中心。
因為李學武在這,兩邊都得聽他的安排。
在給婁姐和于麗解釋這種組織結構的時候,李學武也給兩人做了具體要求。
從現在婁姐離開前的這一段時間里,將作為回收站集團化雛形的準備建設工作。
由婁姐負責帶領于麗完成這一架構的籌備和實施工作。
好在是這邊的院子多,圈出一塊兒來用作辦公駐地,在用人方面有限選擇幾個家族里的年輕人,同時也兼顧現有項目上的年輕人培養。
李學武不允許其他人篡了權,就是要把權力細分化,形成不了一個具備大決策能力的結構。
不讓權力集中,自然也就不能讓人員集中化,摻沙子他又不是。
殺的罪名不夠,流的處置太輕,放了又有后患,所以他想布個局……
說好聽的叫做文章,不好聽的叫布個局,再不好聽就是這家伙又挖坑壞人了。
李學武當然要用最好聽的那個說法,就是做文章。
他怎么能是挖坑壞人呢!
……
“領導,人事處那邊遞過來個條子”
周一上午,李學武正在看文件,沙器之走進了辦公室。
“啥事?”
李學武頭也沒抬地問了一句,手里的筆還在寫著。
沙器之看了一眼,解釋道:“是人事處咨詢關于閆解成同志善后問題處理意見的”。
“啥玩意?”
李學武有些懷疑地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皺眉道:“不是都給了喪葬費嘛,跟人事處啥關系?”
“聽說是閆解成的父親,早上來這邊好一頓哭了”
沙器之自然認識閆解成,也認識閆富貴,聽見這件事的時候也是嗶了狗的表情。
“人事處謝副處長接待的對方跪在辦公室里不起來,一直在那哭”。
“呵呵”
李學武冷笑了一聲,接過沙器之抵來的條子看了看。
上面確實是人事處咨詢的問題,是想問他的意見,要不要遵從慣例,安排親屬接班。
當然了,人事處可不會背這個鍋,人本來就是保衛處的,出了事應該先來保衛處的。
可閆富貴不是找過李學武了嘛,知道再找也沒用了,直接來了軋鋼廠。
現在人事處給條子上寫的是問能否親屬頂崗進廠,并沒有確切哪個人來接。
這是給他留的口子,也是謝大姐緩和問題的手段。
李學武眼皮耷拉著,想著三大爺又玩花樣,真以為自己說了不管人事,他找人事處就能把事辦了?
要頂崗進廠,那閆解放就得去訓練場,或者在保衛處這邊。
別的先不說,搞個瘸子當保衛,誰保衛誰啊?
現在可不是五個老頭四顆牙的安保環境,真搞個瘸子來,李學武的臉都得丟沒了。
人家都會以為軋鋼廠沒人了呢,選這么一個出來。
不是枉私也有弊啊!
所以他損到家了,拿起鋼筆在條子上唰唰點點,寫了自己的意見。
沙器之接了條子,見李學武又低頭看文件了,便拿著出了門去回復。
到走廊后,他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
同意,請人事處妥善安置該同志遺孀生活待遇問題。
好么!一句話定生死啊!
先不要往后看,這句話的關鍵在前面。
安置,不是安排。
這是啥意思?
該同志,不是閆解成同志。
這又是啥意思?
最后才點出了遺孀二字,你說人事處會怎么安排?
沙器之跟李學武的時間不短了,對領導生活環境也是有所了解的。
尤其是四合院里的那些破事,閆解成給李學武開過車,對他更是了解的多。
他們家這種情況,真要是有關系,或者給領導開車這種關系沿存下來,這還叫個事?
都不用條子啊,一句話,點哪個崗,給安排就是了。
人事處那邊也不確定李學武的意思,所以給送來個條子。
真想直接安排,那就跳過去好了。
如果在條子上簽署了意見,就證明李學武是有意見的。
現在意見有了,人事處謝蘭芝看了一眼就都明白了。
“閆老師,事情有結果了”
她叫了眼巴巴望著她的閆富貴,微微一笑道:“按照幾個部門的綜合意見,我們基本上同意了你所提出的頂崗申請”。
“真的!”
閆富貴猛地站起身,驚喜莫名地說道:“感謝!感謝您!哎呀,您實在是解決了我們家的大問題啊!”
他激動的眼淚都要再次落下來,出來的時候還以為要花錢送禮的,沒想到這就成了。
還得是找明白人啊,叭叭地求李學武有啥用!
謝蘭芝也是很為他高興的樣子,解決了這么一個大蘑菇,她真的很高興。
從辦事員手里接了招錄手續,在人事處意見位置簽了名字。
“這樣,您拿著手續去辦頂崗吧”
“好好!”
閆富貴很是鄭重地接了文件,由著辦事員送出了辦公室的門。
等站在了走廊上,他忍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打開了頂崗文件。
同意由閆解成遺孀葛淑琴頂崗進廠,崗位應由保衛處協調安排……
“嘎!~”(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