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
一輕局領導答應協調,由軋鋼廠出面接待奈吉士的商業旅行團。
但條件是軋鋼廠要組織商業洽談會,主動分享變革思路,外貿經驗,甚至是外貿訂單。
李懷德也想了,思路可以分享,經驗可以交流,但訂單想都不要想。
他比較護食,到自己嘴里的東西,誰敢動,他就咬誰。
他答應領導的,到時候就說李學武不讓,廠里領導也反對,反正訂單不能分享。
???
李學武:我成背鍋的了?
李懷德真是著急了,在羊城這幾天,眼瞅著錢掉在地上都沒人愿意撿的。
有些單位死等靠要,外商不去主動問,他們就干坐著等。
等外商主動,靠組織協調,見著人家有訂單就伸手要。
怕外商麻煩,怕組織責備,怕人家懷疑他們忠誠。
怎么說呢,老李覺得以前自己也是這么個德行。
可都來了羊城,見識了這么多場面,還是這個德行,那就是沒腦子了。
這些天軋鋼廠三人組分頭行動,或是聯合行動,哪里有訂單,哪里有合作,就往哪里去。
白天忙不算,晚上也有招待。
李懷德大手一揮,告訴李學武和景玉農,不要怕花錢請客,這點錢在訂單面前指甲蓋都不是。
他正協調幾個部的領導搞出口牌照,已經不滿足于出口受限了。
李學武也是覺得他白費力氣,這個階段,這種手續是真拿不下來。
不是他努力不努力的原因,是形勢不允許。
整體收縮的經濟形勢下,怎么可能拿到外貿型出口牌照。
他琢磨了好長時間,才弄出了一個外向型補償貿易的彎路可以繞。
先要直接走出口渠道,除非是跟進出口總公司打交道。
而要想不受氣,就得是五豐行那樣的。
可真要是有五豐行那樣的企業,李懷德還用求這玩意嘛。
他愿意支持東方商貿全品類代理軋鋼廠的商品,就是想扶持起一個門面來。
至少以后不用再通過五豐行來達成一些對外貿易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還得是規矩內活動。
當然了,老李四處求人也不是沒有用,以后真要是開口子,軋鋼廠絕對能沖到前面去。
未來口子剛開的時候,誰先拿著牌照,誰就是先進。
他四處亂撞,意外的跟要進京的日商代表聯系上了。
聽說軋鋼廠跟日商簽署了意向合同,上面的領導也很感興趣,磋商軋鋼廠與日商進一步合作。
在這種形勢不明的情況下,無疑是實驗性質的商業合作,李懷德不愿意擔這個風險。
尤其是小鬼咂方面現在還沒有正式建交,所以他沒給準確的回話。
不過回來后三人開會也分析了,每次談合作,都會帶來一定的商業窗口期。
這個時期上面和外商都比較重視合作,尤其是商業方面的,更容易過審文件。
所以李懷德就坐不住了,給京城那邊打電話,安排回去后的行程和工作。
周五,李懷德率隊,景玉農、李學武陪同,攜華清教授團隊、汽車工程師團隊,同一七廠、京城汽車廠、魔都汽車廠、羊城汽車廠等多家車企展開零部件采購協議談判。
而李學武以軋鋼廠工業與貿易項目總負責人的身份,主持階段性談判進程。
領導們坐在一起開會,談的是戰略思維,討論的也都是大方向。
細節談判則是由李學武這樣的專人進行負責。
多個車
企能坐在一起談判,也是重、輕局的領導協調,想要看看供應鏈式的工廠能否立得住牌子。
就像李學武在報告會上講到的,軋鋼廠的汽車制造廠只造核心科技,其余的都交給供應鏈。
這條供應鏈現在來看是很薄弱的,甚至需要軋鋼廠自己去組局。
不過幾個汽車廠的領導都看出了這個鏈條的前景和重要性。
舍棄復雜繁瑣高成本的制造工業,主攻組裝生產,無疑會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沒有零部件生產壓力,沒有協調庫存壓力,軋鋼廠的造車流水線也就受自主生產的部件生產速度限制了。
京城汽車廠一個月一千多臺車已經牛上天了,軋鋼廠這種輕裝上陣的思維日產能到多少臺?
一七廠的規模最大,也是零部件生產種類最齊全的。
這里有汽車工業最需要的輕重工業生產環境,還有最核心的汽車生產技術。
轎車生產雖然是
越州
當然了,人家有自我變革的勇氣,就不要羨慕人家吃了第一只螃蟹。
徐副主任在點這些廠領導,也在點李懷德。
當前工業生產環境下,還是以團結互助為基礎,優秀的要扶持,落后的要鞭策。
如果都如軋鋼廠這般,自謀發展大計,努力拼搏進取,他的工作就輕松太多了。
肉都在一個盤子里,在京城也好,在鋼城也罷,他不在乎。
反過來講,他更愿意看到這種企業自我調整,適應生存環境的發展特征。
工業部門主持一個重型企業轉移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而企業自主實現技術核心和產能突破,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李懷德這個人業務水平一般,在工業系統內是共識,上面的領導都知道。
這也是他這么多年沒有再進一步的原因。
可是這一次李懷德主動抓住機遇,說渾水摸魚也行,說蓄謀已久也無所謂。
可他在軋鋼廠一些列生產變革中表現出來的管理能力讓上面的領導對他另眼相待了。
這就是他穩坐管委會主任的原因,沒有上面的表態,楊元松怎么可能敗的這么快,這么徹底。
這一次軋鋼廠主動申請參加交易會,徐副主任也是想看看軋鋼廠到底玩出了什么新花樣。
嘿!真是沒想到,這種重工業企業也有亮眼的表現。
在這些大佬眼里,沒有什么違反規則,或者過分跳脫那一說。
他們又沒去現場看,只看到了第一天和第二天是軋鋼廠拿下了簽約榜第一。
這是實打實的成績,也是李懷德這些天四處交際的基礎。
沒有水平,沒有成績,誰屌你是哪個。
徐副主任很明顯的在偏幫軋鋼廠,尤其是在酒桌上就點到了,西德正在跟一七廠談判的技術引進會將軋鋼廠的汽車制造廠涵蓋進來。
什么意思?
就是技術共享,花一份錢,給兩家實惠。
軋鋼廠汽車制造廠變速箱和發動機已經協調到了日商和意大利商人的技術印記。
接下來就會在一七廠的技術引進中得到另外的補強。
一七廠的廠領導早就知道了此事,并沒有表現的很意外。
而他們的業務副總則是有些郁悶
,搭順風車這種事自然不是第一次了。
以前其他工廠也會跟進項目,一起學習新的汽車生產制造技術。
只不過他沒想到,小字輩的軋鋼廠都有資格進入項目組了。
他也想明白了,軋鋼廠的汽車制造廠能進項目,靠的無非是供應鏈生產模式,上面的領導就是想看看這種模式下的汽車制造能發展到哪個地步。
都是兒子,大兒子和小兒子誰好了,對爹都是好事。
李學武這人很會來事,見廠領導那桌已經定了調子,主動表示了起來。
人家要吃虧了,又是人力支援,又是技術共享的,你不得讓人家灌你酒,出出氣啊。
雖然說國內沒有技術專利那一說,可在各工廠里都有自己的不外傳技術。
除非是戰略調整,比如五豐行要茅臺的技術,否則誰愿意共享技術成果啊。
都是花錢來的,人家白給你,不來氣嘛?
這事擱李學武身上都來氣,他都想灌自己一杯酒了。
所以業務領導這桌就開始了詭異的碰杯氛圍,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在灌軋鋼廠的李學武。
嘿!也真是怪了,明明看著他就要醉了,可就是差那一杯。
他們是左一杯,右一杯,最后喝成了爛泥一堆。
酒局結束的時候,李學武還紅著臉站在那招呼著把客人安頓好,送回駐地呢,哪有要醉的樣啊。
徐副主任上車的時候還拍了李懷德的胳膊,夸他會用人,有福氣。
李懷德今天高興,也有點多了,領導的車都走了,還站在那笑呢。
栗海洋和司機扶他上了車,還不忘給李學武招手,要一起走。
李學武答應了一聲,安排也有些喝多了的景玉農先上車,等司機開動了,這才來了李懷德這邊。
「回頭記得單獨請徐副主任」
李學武剛一上車,李懷德便拍了拍他的膝蓋,醉眼迷離地給他叮囑了一句。
「徐副主任也是從一野走出來的,跟我提到你」。
「我哪里夠資格」
李學武謙虛地說道:「徐副主任工作忙,我怕打擾呢」。
「沒事~」
李懷德用手蓋著眼睛,另一只手擺了擺,道:「你以后要工業系統繼續奮斗,離不開上一層的關系」。
「一回生,二回熟,這件事不忙,等回京再說,我來安排」。
他有些疲憊地靠在了座椅上,深呼吸了兩口氣,這才對著關系地看著他的栗海洋和李學武笑了笑,道:「今天高興,喝多了,有些失態」。
「我們都高興」
李學武微笑著說道:「尤其是看您幾句話把他們鎮住那一段,我們這心里也是自豪的」。
「呵呵呵~」
李懷德想要表現的很謙虛,可今天喝多了,控制不住嘴角上揚,實在是對李學武的夸贊滿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