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
“行了,去吧”
李學武笑著對秦京茹說道:“收拾起來沒完了,缺啥我們自己找”。
“就是,快點吧,一會兒天黑了,路還不好走”
丁鳳霞聽姑爺說要給家里的服務員放假,也是贊成的。
都是做過兒女的,互相得理解,尤其是對家里做服務的人員。
“晚上學武說還有大院的人過來,怎么不能吃上一口飯啊”
這兩天跟秦京茹也是熟悉了,她直接勸了對方。
“那行,姨,您多辛苦,我們明天早點回來”
秦京茹是個外向的,跟丁鳳霞相處的還算融洽,說話也好聽。
丁鳳霞同姑爺一起送了他們小兩口到門廳,嘴里叮囑道:“我辛苦啥,你們好不容易回去一趟,甭著急往回趕”。
“是,趕上明天回來吃晚飯就成,不用你做,吃現成的”
李學武見丈母娘示意,點頭玩笑道:“以后有你忙的,現在先放假”。
“那成了,你們甭出來了”
秦京茹笑著擺擺手,同韓建昆一起出門了。
韓建昆手里拎著給丈人準備的禮物,還有李學武送給他們夫妻的回家禮品。
為啥在這邊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全在日常相處。
兩口子都仰仗李學武照顧,一日三餐都在這吃,哪次回家李學武都給他們帶東西。
就沖這份交往,給這邊做事也得上心,還得盡力。
一般領導在意身份的,哪里會允許用公車上下班回家,可李學武就允許他冬天把車開回家。
正經的回丈人家,還借給他小汽車,照顧他面子,也照顧回家的秦京茹面子。
有的時候人與人相處,不用嘴上說,該做到哪一步,自己心里最清楚。
“晚上都誰過來啊?”
丁鳳霞看著那小兩口離開,嘴上問了一句,心里還在尋思著。
閨女和姑爺剛結婚的那會,她還是有些顧忌李學武家里請的保姆。
要是年輕婦女她不放心,年輕的姑娘也不放心,年長的又怕工作做不好。
但姑爺家里的事,她從來沒多嘴過,甚至都沒給閨女說過。
直到這次回來,知道家里請的這位小保姆跟姑爺的司機結婚了,司機的家庭出身還挺好,她這才放心。
別的且不說,就是姑爺太招人喜歡了,這么有權有錢的,誰見著了能放手。
早前也不是沒想過,姑爺的臉上有道疤痕,指不定遭人嫌棄的,不會有女人喜歡。
結果就是,男人的魅力不在臉上,危險依舊存在。
就閨女那個性格,真叫姑爺糊弄了,她就連生氣耍脾氣的心思都不會有,只會自己悶著。
這事擱哪個當父母的心里能過的去,不得心疼死啊。
好在是平日里打電話也好,寫信也罷,都能感受到姑爺的善良與品質。
對閨女的感情是看得見的,感受得到的,甚至對他們的關系比閨女還要上心。
倒也不是說顧寧不掛念他們,李學武對他們的關心超過了自己父母。
其實就是一種,一種尊重。
不,不僅僅是尊重他們,而是尊重小夫妻兩人之間的感情。
你就品吧,這男人要是不把媳婦兒當回事,他也不會拿丈人當回事。
他要拿媳婦兒當回事,對待丈人的態度就又是另一樣。
跟丈人家的勢力可能有關系,但真仰仗丈人的勢力就對媳婦兒好,也不是絕對的。
所以這種事丁鳳霞不用別人評價,自己就能看。
小兩口現在有了孩子,親家關愛,事業有成,就是他們自己都得珍惜著。
丁鳳霞對待姑爺的態度自然也是帶著尊重,帶著看重的。
興許見著兒子了要多說幾句,甚至是態度嚴肅的提醒和警告。
興許見著兒子了要多說幾句,甚至是態度嚴肅的提醒和警告。
但在李學武這里,她只會說閨女,夸姑爺。
這是聰明的丈母娘最常用的手段和辦法,畢竟丈母娘到姑爺家能來幾次。
讓丁鳳霞欣慰的是,李學武不是那種混不吝,更不是自鳴得意,夸夸其談的樣子貨。
這姑爺雖然年輕,但手段和心思了得,在京城的時候知道的多,去了金陵后依舊有人說給他們。
若是尋常的夸獎也就罷了,只當是老戰友之間的客氣。
但能在具體事情上點出姑爺的名字,甚至帶著幾分欣賞,幾分贊許,這真是讓人不得不欣喜。
尤其是顧海濤,平日里只專心工作,甚少交際,更不會主動去給關系打招呼,照顧兒女。
他倒是說過,只要姑爺有需要,可以跟他說,會辦。
但李學武可從未用過他說話或者打招呼,這一點讓顧海濤特別的滿意。
對比身邊的同事,看著他們兒女的不成器,每當有人提起他的幾個兒女,這種驕傲真讓人沉醉。
大兒子在飛行大隊,小兒子在陸校讀書,姑爺在京城,也在衛戍區。
當然了,顧海濤是矜持的,是低調的,是不愿意把這些跟別人炫耀的。
但丁鳳霞就忍不住,但凡有人提起家里的幾個孩子成器,她都會真心的笑。
要真是如顧海濤那般聽著電話里,聽著來探望的老友話里提及姑爺的冷靜和霸氣,只是沉著地點點頭,然后說一聲銳氣太盛,還得學習,那她是做不到的。
反正不等客人走,她就得笑出來,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說都是好的。
尤其是不受欺負,尤其是逮著大的揍,愈加的解氣。
前段時間的事她有聽說,氣的半宿沒睡著覺。
顧海濤也是沉著臉,好些天沒個笑模樣,甚至連她說要回京去,都沒做阻攔。
也就是聽著姑爺在電話里的問候態度如常,也就是左等右等都沒等來姑爺的求助電話。
倒是等來了京城另一方關系的電話,意外又解氣。
當然不是對方打來的,可能說動家宴
“您放心吧”
李學武聽見了外面的車動靜,笑著站起身示意道:“他們到了,我去接一下”。
——
“媽!媽!”
院門口,全身罩著大衣的李姝悶聲悶氣地喊著媽媽,很著急的樣子。
抱著她的李雪抱怨道:“可千萬別給你賣了,這還真丟不了!”
“那是了!”
李學武笑著接了閨女,看向她身后問道:“其他人呢?”
“后邊呢,我借著李姝的光了,坐車”
李雪回身去接趙雅芳,大嫂也是抱著孩子。
“哎呀~終于出門了~”
趙雅芳笑著對李學武說道:“這給我憋的,多長時間沒呼吸新鮮空氣了”。
“快進屋吧,別涼著”
身后跟著出來的丁鳳霞把李姝接了過去,又對著趙雅芳招呼了一聲。
李學武給大嫂介紹了丈母娘,兩人互相問候,倒是放得開。
李家人還真少有內向的,要說話最少的,可能就是李順了。
老太太從車上下來,直接叫了聲親家,又惹得丁鳳霞連聲問好。
開車的是沈國棟,跟李學武說了一句回去接人也就沒下車。
李學武接了老太太下來后便關了車門子,勸著還在寒暄的幾人往屋里走。
雖然已經是二月末,但晚上這會兒還是有些冷的。
不僅僅是李姝裹著棉衣,大人也得穿暖和著,不然這年月感冒可是大問題。
“老嬸兒,得有半年沒見著了吧?”
丁鳳霞抱著李姝進了屋,同老太太說笑著,又夸了大姑娘的李雪。
丁鳳霞抱著李姝進了屋,同老太太說笑著,又夸了大姑娘的李雪。
李姝從棉襖中被解脫出來,就像是五指山下脫困的孫猴子。
先是怯怯地叫了一聲姥兒,隨后便掙著身子要往門邊那個臥室跑。
“你往哪兒去,媽媽不在那”
李學武笑著一把將她攬住,最后抱了起來指了指樓上,道:“媽媽和弟弟在樓上呢”。
“上!”
李姝可真是聰明,聽他說完小手一指樓上,那意思你明明都知道媽媽在樓上,還在這耽誤我時間。
趕緊的啊!上樓!
李學武可不敢剛從外面回來就上樓,怕帶了涼氣過去。
就是著急看重孫子的老太太也是隨著丁鳳霞去了客廳。
“給我,你快歇一會兒”
李雪從大嫂手里接過了李唐,示意大嫂趙雅芳跟老太太去坐一會兒。
“不累,在家都待懶了”
趙雅芳感覺屋里暖和,便也就去了大衣,只穿了一件薄毛衣,外面套了坎肩。
“還是大房子好了,看著心里就敞亮”。
“我和顧寧都說讓你在她們單位生,生完直接來家里坐月子,你跟媽非不干”
李學武好笑道:“等我大哥來的,我問問他愿不愿意跟我換,這房子給你,我們回去大院住”。
“哈哈哈,那可不行~”
趙雅芳坐在了老太太身邊,笑著逗趣道:“你這房子再值錢,再好,也沒有我們家好”。
這么說著,攬住了老太太的胳膊,道:“我們家有倆老太太幫忙看孩子呢,到你這還得雇個人,消費不起”。
“你瞧見沒,我們家就屬我嫂子聰明!”
李雪抱著李唐,對李學武打趣道:“不跟你換房子,是怕你惦記爸媽的財產呢”。
“那是!哈哈~”
趙雅芳先是正經地應了一聲,隨后便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老太太看著兒女們玩笑也是無奈地對丁鳳霞笑了笑:“這家里可熱鬧”。
“多好啊”
丁鳳霞見著李家人相處的松弛感和幽默感,實在是羨慕不已。
就算是在京城住的時候,家里大兒媳和閨女都在一起住,可從來沒有這么玩笑過,也沒有這種歡樂。
“這是老大媳婦兒,那個是李雪,行四,老小閨女”
老太太笑著給丁鳳霞介紹著,對親家很是親近的樣子。
丁鳳霞則是點頭道:“見過的,學武結婚的時候見過了”。
她看著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李雪,以及趙雅芳,嘴里贊道:“多好,孩子們都長大了,你這重孫子都抱上了,四世同堂了”。
“是啊,是啊”
老太太笑著點頭道:“那個是大的,這是二的,家里老三也快了”。
“奶,您快別說了”
李雪笑著坐在了她們對面,道:“我三哥書還沒念完呢,要是有了孩子,我爹還不得抽他”。
“哈哈哈~”
娘幾個說著說著又笑了起來,女人們湊在一起總有說的。
丁鳳霞問了哄李姝的李學武,老三媳婦兒是不是姬家的姑娘,上次聽說了一嘴。
“是,我跟她哥是朋友”
李學武介紹道:“上次去羊城,跟她媽還見了一面,挺好的人”。
“我們沒見過,但聽說過”
丁鳳霞說道:“你爸跟姬瑞軒認識,他以前在邊區就搞經濟工作,跟你爸有過幾次往來”。
“這我還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