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調查的中間人
“陳先生,有人把東西放在這里,說是讓我們轉交給你!”
一天后,陳青峰像往常一樣來到賓館的餐廳,享受這里的晚餐。
結果卻被服務員叫住了。
然后服務員把一個盒子交給了陳青峰。
陳青峰打開一看,里面安放著兩只試管,一瓶里面泡著一只棉簽,另一個則放著幾根帶著毛囊的毛發。
他知道,果然那些律賊當中也有人失蹤了。
因為他們是法外狂徒,所以只能采用這種方式跟陳青峰他們打交道。
當然這也意味著官方的調查范圍再次擴大了。
陳青峰立刻聯系了托斯托耶夫。
托斯托耶夫,很快就讓人把這些樣本寄走了。
人是從當地的內政部門抽調出來的,可靠的人員護送著這些樣本前往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到底能不能找到那具尸體的身份是現在破案的關鍵。
因為只有找到了受害人,才有可能接下來繼續追查關于案件的諸多細節。
兩天后。
符拉迪沃斯托克那邊傳來的消息。
這些樣本和莫斯科送過來的中國那邊的樣本完全吻合。
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這意味著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努力,他們總算有了一點點進展,尸體的真實身份被發現了。
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托斯托耶夫面前。
律賊是不可能和官方的人合作的。
這是俄羅斯黑道勢力的傳統。
哪怕強悍如斯大林時代。
那些人寧可在勞動營里被活活累死,也絕對不可能妥協。
因為如果他們順從了,他們就不是律賊了。
所以陳青峰決定由他這個在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沒有官方身份的人出面協調這件事情。
于是,他再一次來到了上次的地方。
翻譯小白已經不是
案件調查的中間人
于是陳青峰如實地記述了自己進入蘇聯境內之后看到的一切。
這里的住房,還有食品店外排隊的場景。
當然還有這座石油小鎮。
一篇也就是五六百字左右。
陳青峰好歹也是出過傳記的人。
現在對于這些事情,基本上已經駕輕就熟了。
以前的他想寫這么長的文章,幾乎不可能。
原因就在于他的見識僅僅集中在古城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