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天澗西側澗口有一支騎軍駐足。
人數不多,區區五千。
甲胄卻明,茫茫玄甲。
一面碩大的“洛”字大纛迎風飄揚。
澗中沖天而起的火光早已將此地照得透亮,凄慘的哀嚎聲順風傳出老遠,更有一股令人作嘔的血肉燒焦味彌漫。
五千玄武軍紋絲不動,仿佛天塌下來也不會令他們皺一下眉頭,帥旗之下自然是洛羽那道堅毅的背影。
這位鎮西大將軍的懷里有一封信。
趙蒼慕臨行前交給他的親筆信:
洛將軍,罪將趙蒼慕拜上!
武大將軍對罪將有知遇之恩,我曾經為崔家戰,是為忠,今日為東境戰,亦為忠。
人活一生,難以兩全,望大將軍恕我謀逆之罪!
但我等生是邊軍人,死為邊軍魂!
罪臣降郢乃虛與逶迤,東境決戰將至,趙某愿舍命一戰!此戰趙某將盡引敵軍于葬天澗,八百東境驍勇愿以命相搏,換一場大勝。
趙某死后,盼大將軍全殲郢軍,保東境安寧!
罪將趙蒼慕,百拜叩首!
這封信洛羽讀了很多很多遍,讀出了一位邊軍武將赴死的決然,讀出了一位邊軍武將在忠義之間的兩難取舍。
崔家對他有恩,武成梁對他亦有恩,他能怎么辦?趙蒼慕心中的痛苦只有他一人懂。
其實從一開始,洛羽確實認為趙蒼慕先是投靠了郢軍,然后前來詐降。理由很簡單,趙蒼慕手里染了太多京軍士卒的血,景霸景淮二人絕無可能放過他。
既然沒有活路,投靠郢國就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月臨淵對趙蒼慕堅信不疑的原因。
亢靖安在帥帳中頂撞洛羽,純粹是兩人演的一出苦肉計,為的就是引趙蒼慕上鉤,從而讓亢靖安成為嵌入郢軍的一顆釘子。
直到出征前,洛羽與趙蒼慕有過一次長談,他提到了自己曾經的怯懦,提到了曾經舍命救自己的同村兄弟。
洛羽疑惑了,因為趙蒼慕當時流露出來的情感絕對不是偽裝,那對郢軍有如此仇恨的人怎么會投靠郢軍呢?
而后,趙蒼慕就留下了這封信,有了現在的葬天澗之戰。
“何必呢。”
洛羽望著沖天大火嘆了口氣:
“其實你不死,此戰也能贏的。”
亢靖安帶去的一萬兵馬可不是什么東境新招募的兵丁,而是摻雜了大半隴西精銳。
到時候月臨淵領兵進入葬天澗,亢靖安封鎖東側澗口,洛羽派玄武軍輕騎突入澗內用火箭引火,然后火燒山澗!
這么做雖然冒險了點,但總好過山越軍八百人用性命為餌。
岳伍與許韋二人在一旁默然問道:
“大將軍,我們不救嗎?”
“救不了的。”
洛羽緩緩搖頭:
“現在是火勢最大的時候,沖進去多少人都是死路一條,更遑論救人?
只能等天明,火勢減小,才是我們出戰的時機。”
二人默默點頭,心中被一股悲情充斥,當然,還有對趙蒼慕的尊敬!
從他投降直到今天,隴西武將從來都沒有真正認可過他,因為隴西諸將都不是傻子,幾乎都推測他是詐降。
但此刻的場面告訴他們,猜錯了。
趙蒼慕愿意為東境而戰,愿意為百姓而戰,他不是一位稱職的大乾臣子,但絕對是一名稱職的邊軍悍將。
注定會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事已至此,我們只能等。”
洛羽喃喃道:
“趙將軍愿死,那就讓他不留遺憾地戰死吧。”
“對他而,或許死在戰場上才是最好的結局。”
……
“殺啊!”
“鐺鐺鐺!”
“殺了這幫雜碎!”
山谷中除了慘叫,還有激烈的廝殺打斗聲,絕望中的郢軍將憤怒全都宣泄在了八百山越軍身上,拼命砍殺,雙方都殺紅了眼。
大火不僅會燒死郢軍,也會燒死山越軍,幸存的山越軍將士陷入了郢軍的重重圍困中。
一人剛剛砍死一名郢軍便被兩桿長槍同時捅入胸膛,戳出兩個血窟窿;
還有一人在奮力砍死多名敵軍后愣是被人海推倒在地,然后被活生生踩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