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探微心中憐憫。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兒被誤解、被冤枉、被逼投湖,好可憐。
明探微自己就算在大學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被人冤枉了,也會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嚴重的時候,會氣得渾身發抖;為自己辯解的時候,會帶哭音。
成年人還這樣呢,更何況一個孩子?更何況一個父母和離、父親不承認只能隨母親姓的孩子?
姓,對于古人的意義,不而喻。
二十一世紀的我國,法律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我國最初制定這法律的時候,多一個“也”字:“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后來考慮到多了這個“也”字會令人覺得父姓優于母姓,就把“也”字去掉了。也就是說,父母平等享有冠姓權。
對于古人來講卻不是這樣的。古人除非入贅,否則一律隨父姓。
父親不承認、只能隨母親姓,是受世人歧視的。明五姑娘因此受到許多冷嘲熱諷。
一個年方七歲的小女孩兒,哪受得了這些?
明探微對無辜死去的原主,滿是同情。
是的,在原書中,明五姑娘死了。
明五姑娘算是死于宣德侯之手。
她被逼跳湖,可以被聞訊趕來的哥哥姐姐們救上來;宣德侯對她冷冷語,卻可以殺死她。
明五姑娘被救上岸之后,暫時在湖邊小屋休息。
宣德侯江博儒陪同苦主靳治中前來興師問罪,小姑娘聽到了江博儒冷酷無情的話語,萌生死志。
趁人不備,明五姑娘又一次跳了湖。
這一次,沒有救回來。
只有七歲的小姑娘,是該有多絕望,才會在跳湖被救之后,又一次毅然決然的跳了下去?
溺水,是很恐怖的經歷。正常來說,經歷過一次,不會選擇第二次。
明探微前世就是溺水而亡的,曾經的痛苦無助驚恐萬分,不堪回首。
明探微之后再靠近水,一定會很謹慎很謹慎。
明五姑娘卻選擇了第二次投湖,結束她幼小稚弱的生命。
宣德侯江博儒的無情,如同一把利劍,把一個七歲孩子稚嫩單純的心,扎得鮮血淋漓。
孩子傷透了心,活不下去了。
宣德侯江博儒,在一個弱小的孩子面前,做到了“中士殺人用舌端”。
……
“微兒,你感覺怎樣了?”
“微兒,你沒事吧?”
明探微才換好衣裳,守在外面的五位哥哥就不放心的進來了。
明探微搜索了一下原書的內容,知道這五位少年分別是明暾(明肅政的長子,字耀彰)、明智(明二爺的長子,字子聰)、明易(明二爺的次子,字順之)、明曄(明肅政的次子,字曄然)、明暥(明四爺的兒子,字廣遠)。
明肅政、明瑯這代人,是兄妹四人,分別是璆、琳、瑯、玕。年輕一輩現有五男五女,明探微是年齡最小的。
明家五位姑娘,大姑娘明惠風是明肅政的長女,今年十五歲,已經定好親事,快要成親了,也就不上學了,在家中備嫁。二姑娘就是紅衣女童,名叫明和暢,是明惠風的親妹妹。
綠衣女童是三姑娘明向欣,是明二爺明琳之女。
還有一位四姑娘明婉愉,也是明二爺之女,應該也一起上學的,但還沒見著----
“不好了!”一位身穿粉色衫裙的女童氣喘吁吁跑進來報信,“好多人往這邊來了!看樣子是來抓微兒的!”
----原來四姑娘明婉愉,一直守在外面看動靜。
“大哥,怎么辦?”眾人七嘴八舌向明暾討主意,“肯定是靳治中來抓人了。靳家沒了位姑娘,靳治中怎肯善罷干休?”
“放心,我已經命書童去給父親大人報信了。”大公子明暾年方十四,有著和他年齡不相稱的沉著冷靜,“咱們想方設法拖上一拖,等父親大人來了,自有道理。”
“曉得了!”明智、明易、明和暢等人懂了,“無論如何,總之不可能讓他們把微兒帶走!”
明探微不是不感動的。
明家的哥哥姐姐,都對明五姑娘很好啊。
不只哥哥姐姐,明家的長輩也對明五姑娘格外嬌寵。
明五姑娘去世之后,明老太太心疼孫女,郁郁而終;明肅政、明瑯因此和宣德侯府成了死敵,成了書里的大反派。
明五姑娘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小姑娘,雖然在明家備受寵愛,但“父親”不承認她,她就沒有底氣,就抬不起頭。
如果明五姑娘不在意宣德侯江博儒的態度,可以生活得很肆意,開開心心的,做明府團寵。
……
門被粗暴的推開了,一行人如狼似虎,潮水般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