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王對李慧艷一向不冷不熱的,李慧語替妹妹打算,唯恐藤王因為愛慕江浩歌對李慧艷不利,寧愿藤王和江浩歌一起離開。
藤王如愿納了江浩歌進府,之后和江浩歌一道就藩。
藤王的封地偏僻荒涼,江浩歌和藤王到了封地就傻眼了。
這兩人的余生,一點也不快樂。
藤王娶了江浩歌,才發現不過如此。
江浩歌用盡心機,最后還是落到了野蠻之地,悶悶不樂。
李慧艷一開始是因為懷了身孕,不便跟著藤王一起去封地,后來生下兒子,孩子還小,也不便啟程。一直到了孩子十歲,再也拖延不得了,偏偏藤王死了,于是李慧艷又不用動身了。
李慧艷前半輩子靠姐姐,后半輩子靠兒子,居然一直活得很滋潤,很輕松,也算得上是一位奇人。
這是后話了。
隆正帝、宣皇后親自為張鄠明探微主持了婚禮。
“小六,你以后要讓著微兒。”隆正帝交代。
“小六,微兒,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宣皇后囑咐。
明探微答應得可好了,“父皇母后放心,我倆一定互敬互愛,他讓著我,我讓著他……”
“這可不行。”張鄠很有男子氣概的給否了,“必須是我讓著微兒。好了,別跟我搶,我讓著你。”
眾人笑得前仰后合。
明探微不好意思了,“我偶爾也可以讓讓你的,我真的可以……”
“沒的商量。”張鄠一臉嚴肅,“只能我讓著你。必須是我讓著你。”
“小六你也太客氣了吧?”眾人調侃,“你就這么愛讓著你的小王妃啊?”
“那當然了。”張鄠得意吹噓,“我都答應過了,會把微兒當作掌上明珠,那怎么能讓微兒讓著我呢?你們說是不是?”
滿堂歡笑聲中,明探微臉紅了。
她悄悄握了張鄠的手,“六哥,小時候說過的話,你一直沒忘?”
“沒忘。”張鄠滿目深情,“答應過你的話,我永遠不會忘。”
她,永遠是他的掌上明珠。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這章一萬多字,大多數放到作者有話說了,追文福利。
謝謝大家,這本書到這里,正文就完結了。
明后天寫番外,爭取盡快寫完。
大家想看誰的番外,也可以留告訴我。
第111章番外
婚后,明探微想和張鄠一起就藩,“六哥你的藩地在哪里?咱們什么時候出發?”
張鄠拿出一張輿圖,“來,你喜歡哪里,我便去跟父皇母后央求。”
“偏遠一點可不可以?”明探微邊挑邊問:“不夠富庶繁華,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張鄠也不問原因,一口答應。
明探微就挑了幾個地方,“這里,這里,還有這里,無論哪一處都行。”
張鄠拿了輿圖去找隆正帝,隆正帝悵然,“就什么藩?你和微兒才成親不久,當然是在京城安安穩穩的住上幾年再說。”勉強看了眼張鄠要求的藩地,“這也太偏了吧?你和微兒去這么荒涼的地方,會吃苦的。”
作者有話要說:“怎么會吃苦?”張鄠微笑,“我倆能守在一起,就算喝涼水也是甜的。”
隆正帝不禁笑了,“小兩口如此和睦,甚好甚好。”把張鄠夸了一通,藩地的要求駁回,“就什么藩,你二哥二嫂還安生在京城住著,且輪不到你呢。”
張鄠在隆正帝這里碰了壁,又找到宣皇后,結果是一樣的:就藩?沒門。
張鄠到太子面前發了通牢騷,“我和微兒想就藩,想挑個偏僻的小城,把小城變成富庶繁華的大城,父皇母后為什么不許?”
太子覺得奇怪,“為什么不直接換一個富庶繁華的大城呢?”
張鄠得意,“小城變大城,顯著我和微兒能干、功勞大嘛。沒辦法,微兒菩薩心腸,就想一處處的去到偏僻荒涼之處,為那里的百姓謀福利,興修水利,勸課農桑,還要辦學堂辦醫院,讓老百姓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孩子有學上,生病有藥醫。”
“果真是菩薩心腸。”太子很是欣賞,“六弟,你和六弟妹的這個想法,實在太是好了。”
太子不遺余力的夸獎了新婚小夫妻,但和隆正帝、宣皇后的說辭一樣:六弟、六弟妹還年輕,先在京城住著歷練歷練,將來再到邊疆大顯身手。
“六弟,你和六弟妹如果閑著,正好可以幫大哥一個忙。”太子可能是怕張鄠繼續糾纏就藩的事,給他倆分了一個任務,“太子妃的人選,你倆幫忙看看。”
“不許拒絕。”太子見張鄠似乎想擺手,忙制止他,“你也知道,太子妃會是虎崽的繼母。你疼虎崽么?六弟妹疼虎崽么?那為了虎崽,你倆也不能袖手旁觀吧?”
這理由實在太強了,張鄠反駁不了,應允了,“我和微兒一定放出眼光,為了給虎崽挑一個頂好頂好的母親,出自己的一份力。”
太子笑容欣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