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李天明上輩子過得實在憋屈。
14歲上沒了娘,沒過倆月后媽就進了門,容不下他們兄弟姐妹五個,親爹連個屁都沒放,任由幾個孩子被趕去了廂房。
雖然因著幾個叔伯阻攔,當時沒分家,可卻連飯都不許李天明他們幾個跟著一起吃,讓幾個半大孩子單獨開火做飯。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能頂門立戶了,又遇上了這么一攤子爛事。
上輩子最后被逼著娶了杜鵑,可過了六十多年,兩口子也一直都是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一直到婚后10年,才生下了一個女兒。
讓李天明沒想到的是,剛出了月子,杜鵑就瞞著他做了絕育手術。
要知道當時那個年代,在農村沒有兒子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天明也想過離婚,可每次都會被一幫人阻攔,翻來覆去的就那么一句話。
“為了孩子!”
好,為了孩子!
再加上,杜鵑就算有再多的不是,好歹也幫著他拉扯大了年幼的小妹。
沖著這個,李天明也不能做沒良心的事。
后來隨著改革開放,日子漸漸好了,可李天明依舊過得不舒心。
耍無賴,各種占便宜的親爹后媽,兄弟姐妹生活的不如意,還有離心離德的枕邊人。
活到八十多奔九十了,就沒真正痛快過一天。
現如今有了重來一次的機會,李天明再也不想委屈自己了。
他要過好日子,要過能讓自己痛痛快快的日子。
“分家?老二,這是你的主意?”
李天明的大伯李學軍聞起身,幾步走到了李學成面前,怒視著這個不成器的弟弟。
“我……我……”
李學成下意識的退了一步,耷拉著腦袋,完全沒有了方才要教訓李天明的氣勢。
對這個在城里當工人的大哥,李學成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這是我們屋里的事,你就算是當大哥的也管不著。”
喬鳳云卻不怕這個大伯哥。
當初剛嫁進門的時候,要不是李學軍攔著,她早就把那幾個野種趕出去了。
“再說了,可不是我容不下幾個孩子,是天明自己說的,結了婚就分家單過,你說是不是,天明!”
李學軍也看了過來。
“大伯,是我說的!”
“你……糊涂啊!”
自家兄弟是個什么貨色,李學軍還能不知道,自從喬鳳云被娶進門,凡事都聽媳婦兒的,對自己的幾個親生兒女不管不顧。
真要是分家,喬鳳云那婆娘能讓幾個孩子從屋里帶走一個線頭,他李字倒著寫。
更別說現在還出了這種事。
侄子的親事鬧成了笑話,屋里沒有個女人,幾個小的怎么辦?
“大伯,您對我們兄弟幾個好,我心里都記著,可不分家……往后的日子也過不到一塊兒,不如趁早分了的好!”
不分家?
難道還繼續給那妻管嚴的爹,那偏心眼的后媽當牛做馬,還要幫著養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繼妹?
李天明和李天亮兄弟兩個累死累活地干一年,到了年底生產隊分賬,全都被喬鳳云給攥了去,除了能分到點兒糧食,一分錢都落不下。
老四李蓉就是因為沒錢治病,才落下了終身殘疾,最后一直拖到快三十歲,李天明搭了大筆陪嫁,尋了一個死了老婆的鰥夫嫁了。
可婚后的日子過得也是一地雞毛。
還有老三李天亮,同樣也是因為沒錢,耽誤了婚事,一直到被癌癥帶走了性命,都沒能娶上個媳婦兒。
為了這事,李天明這個當大哥的內疚了一輩子。
上輩子因為發生了杜鵑逃婚的事,李天明心里憋屈,整天被喬鳳云冷嘲熱諷,轉年就帶著幾個弟妹分了家,走的時候什么都沒要。
沒吃的,只能和生產隊借,這么一借一還的,直到包產到戶,分田單干,都沒能還清。
再加上沒房子,連著好幾年,都只能在村里的戲臺搭窩棚。
李學軍雖然不在村里住,卻也知道李學成一家過成什么樣,聽李天明這么說,嘆了口氣。
“行,大伯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孩子,既然是你說的,那就……分!”
隨即便把老三李學工,老四李學農,還有村主任李學慶,生產一隊的隊長金利都叫到了一起。
本來還應該有李天明的舅舅做見證,可自從生母過世之后,李學成就做主和李天明的外祖家斷了來往,結婚的日子都沒給送個信。
“就算是要分家,老二,天明天亮可是你親兒子,還有小蓉和小五,你真打算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