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吻合
武大敬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
正在趕車的張傳世身體一震,轉過了頭來,正好對上趙福生銳利的眼神。
“你胡說……”
他脫口而出,唇上兩撇細長的胡須一震一顫的。
“你急了?”
趙福生似笑非笑,問了他一聲。
“我沒有。”張傳世聽她這樣一說,便如屁股底下被針扎了一下,險些跳了起身。
他這動作無異于此地無銀三百兩。
張傳世自己喊完都覺得心虛,頓時不敢吭聲。
“你接著說。”
趙福生也沒有與張傳世繼續糾纏。
這樁鬼案疑似涉及到了萬安縣張家,她頓時腦海飛速運轉,開始思索兩者的關聯處。
“是。”武大敬莫名其妙被張傳世喝斥了一句,心中惶恐,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做錯了事。
但好在這位鎮魔司的‘趙大人’明事理,總站在他這一邊,令他心中稍安了一些。
“之后又過了幾年,武大通才回來,身邊帶了一個兒子,就是武立人。”他說完,又連忙補了一句:
“說是在外面娶的老婆留的后。”
這一趟武大通歸來便如衣錦還鄉,在村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他在外賺了大錢,一回家便是請人吃了流水席,又修宅子,當時附近十里八鄉許多都跑來看過熱鬧的。
“之后的事情您也知道了,武大通自此之后就是專心給武立人討小老婆、生兒子,后來武立人被推舉為村長,直到這次離奇事情發生。”
事情的前因后果趙福生確實也大概了解了。
但她心中還有一些疑問,因此她對武大敬道:
“接下來我問你答。”
武大敬點了點頭,連連應答:
“噯!噯!”
“你說武大通出村進城時,是在辦了他老娘喪事之后。”趙福生話音一落,武大敬就道:
“是。”
“而他娘的死,是在他
時間吻合
他點了點頭,趙福生問:
“他這個東家你知道多少?”
武大敬就仔細想了想,道:
“我知道也不多,只記得那送錢回來的人說,大通如今有了大出息,在五爺店里幫忙扎紙人呢,說他之前替五爺辦了一樁大事,立了功,五爺賞了他一大筆錢。”
說完,他又道:
“再多就聽說那五爺姓張,是萬安縣城中的大人物,老爺們席桌上的座上賓,除此之外再也不清楚啦。”
他說完,苦著臉道:
“大人,其他的我真不清楚了。”
趙福生點了點頭:
“我想我已經知道這位五爺是誰了。”
姓張、紙人鋪、萬安縣中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且還是老爺們席桌上的座上賓——這幾乎就只差沒有點出張雄五的名字。
“老張,你那叔叔,當年可雇傭過一個名叫武大通的小廝?”她轉頭問張傳世。
張傳世心中暗暗叫苦。
他沒料到狗頭村這樣一個此前從未聽說過名字的偏僻小村莊,出了一樁鬼案,竟然也會牽扯到了張雄五的身上。
趙福生本來就因為紙人張的關系對他頗感戒備,如今這鬼案又與張氏人有了瓜葛……
張傳世越想越覺得忐忑,連連喊冤:
“大人冤枉啊——”
“你說這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那武大通如今都多少歲的人了,那會兒我才幾歲?又怎么可能知道?”
他叫苦連天:
“再說了,我和紙人張一脈只是遠親,平日借他名字養家糊口而已,真不關我的事啊大人——”
“你急什么。”
趙福生笑著道:
“我又不是問你的罪。你后面的話真假我不知道,但你有句話說對了。”
她的語氣之中聽不出喜怒,但張傳世在她手里吃過虧,根本不敢掉以輕心,正欲再說話時,就聽趙福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