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郡案
封都望著手心里兩粒花生出神。
無數被他輾得粉碎的花生衣順著他指縫漏到了桌面上,半晌后,他才道:
“時常派人去處理,鬼禍層出不窮。”
趙福生聽出這事兒的不對勁兒之處。
照理來說,一個地方出現鬼禍并不稀奇。
這個世道混亂,只要有人死,厲鬼復蘇的情況就多。
照封都說法,雖說武清郡鬼禍多,可只要去的大將令司、令使夠強,鬼禍仍會受到控制的。
“聽你說來,不像是同一樁鬼禍。”趙福生試探著問道。
封都皺起了眉頭:
“我說不上來。”
他這話又讓趙福生略微挑下了眉梢:
“這話是什么意思?莫非37年時間里,一直是同一樁鬼禍?”
“如果按照卷宗記錄,不是同一樁鬼禍。”他搖頭,接著又抬眼看向趙福生:
“但每次厲鬼復蘇的地點,都是在武清郡的九陽街。”
說完,他不等趙福生發問,再道:
“而九陽街只有一座府邸,那就是常氏宗族。”
封都這樣一說,趙福生當即就反應了過來:
“鬼禍每次都是在常氏宗族的地盤上發生的。”見封都點頭,她又問:
“卷宗記錄上的鬼禍一致么?”
封都搖了搖頭:
“不清楚。”
趙福生意外道:
“這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莫非只有去的記錄?沒有回的記錄?那豈不是有去無回的死路?”
她接連問了幾聲,封都只看著她不說話,趙福生這下就知道自己的話問到了要害處。
“看來這武清郡常家是有去無回了。”
封都嘆了口氣:
“我看過卷宗,37年時間,前后共計派出去過117名馭鬼者,其中不乏銀級以上大將,但是有怪事發生。”
趙福生聽聞這話,倒是來了些興致:
“什么怪事?”
封都將花生米扔進嘴中:
“會發生兩種情況。”
他嘴巴嚼動:
“
武清郡案
“有什么為什么?”
趙福生輕輕笑了一聲:
“只是人活著,總要找個事做。”
她幽幽的道:
“只是有個目標,不容易迷路。”
她說完這話,不欲再多提這個問題:
“余靈珠對隸州的事有了解嗎?”
封都也沒有再追問萬安縣的事,轉而點頭:
“有所了解。”
他說道:
“不瞞你說,在帝京任將,尤其是靈珠兒這樣的地步,照鎮魔司規則,是不允許離京的。”
說到這里,他意味深長看了趙福生一眼:
“像我們這樣的馭鬼者是相互克制的,馭鬼者離京的權限掌握在賈宜之手,但宜賈與靈珠兒關系不錯。”
封都說道:
“據我所知,三十年前武清郡九陽街鬼禍傳聞鬧得紛揚的時候,那一年靈珠兒離開過帝京,應該就是回了武清郡。”
余靈珠護短,且記恩。
她去武清郡的行為不一定是為了鎮魔司辦案,反倒是擔憂常家出事是真的。
無論如何,她十有八九是回了隸州。
“半個月后她就回來了。”
隸州武清郡離帝京不遠,一來一回路途耽誤最多六、七天的時間。
除了趕路的時間,她在常家應該留了七、八日左右。
“既然能平安歸來,她就屬于沒遇上鬼禍的那一批人了。”趙福生道。
封都應了一聲:
“不錯,自此之后,她很反感提起武清郡鬼案,說是常家無人出事,這幾十年時間有人死亡,但都是正常的生老病死,我聽人提過,她私下跟人說:‘誰要再提武清常家鬼案,就是跟她過不去。’”
“我明白了。”
趙福生點頭。
說完了正事,封都隨即站起身來:
“我也不打擾你了,在未歸京前,你好好放松放松,隆陽縣是安全的,只是——”
他欲又止,大有深意道:
“有些事情,你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世間一些事便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