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被北府軍突然捅刀,慌亂之下逃往石頭城,又被錢鳳攔住,徹底失去了補給,心態崩塌之下,無腦向南跑路。
而當日下午,蘇峻、劉遐及沈充各部共計兩萬人,圍追堵截,終于將王含攔住,戰斗徹底結束。
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王敦叛逆大戰,竟然在短短兩三日時間內就結束了。
看似王敦敗得輕易,實際上卻是周密的計劃和安排。
決定勝負的因素在方方面面,只是在疆場上顯現而出。
十二月三十的夜晚,眾軍班師回朝,謝秋瞳、錢鳳、沈充、蘇峻、劉遐等一眾將領回到建康。
而建康這邊,郗鑒、紀瞻、王導、陸曄、庾亮、溫嶠等一眾司馬紹的心腹大臣也已然齊聚。
建康城火光滔天,燈火通明,數萬大軍在城內游行,宣告戰爭的勝利,宣告嶄新時代的降臨。
無數世家大族、社會名流響應,紛紛被邀請進建康宮。
在這除夕之夜,在這歲末年初交替之夜,司馬紹穿上了龍袍,連夜祭祖祭天,宣告司馬羕的陰謀,祭奠司馬睿,同時登基,年號太寧。
在寬闊的宮殿,在端門與太極殿之間的廣場上,司馬紹宣告大赦天下,封賞功臣。
王導封始興郡公,拜丞相,封太傅,位極人臣。
溫嶠封驃騎將軍,為江州刺史,率軍解決王敦在武昌郡的殘余勢力。
庾亮封永昌縣公不受,轉任護軍將軍,鎮守建康。
謝秋瞳作為此次戰役的靈魂人物和戰略核心,也是實際指揮官,功勞最大,封廣陵侯,鎮東將軍,都督廣陵軍事。
郗鑒、蘇峻、劉遐等一眾大臣,都得到了相應的封賞。
登基儀式結束,司馬紹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在場諸多大臣,心情豪邁。
他大聲道:“南渡以來,先帝勵精圖治,深耕南方,嘔心瀝血以至國泰民安,殫精竭慮以至社稷繁榮。”
“然野心之輩不絕,宵小之徒不止,前有杜弢(音同濤)、王沖聚眾叛逆,今有王敦、王含擅權造反,北有石虎入侵,西有成國騷擾,內憂外患,使江山傾頹、社稷倒懸。”
“幸有周訪、祖逖、郗鑒、紀瞻等諸多忠臣挺身而出,王導、陶侃、庾亮、溫嶠等諸多名臣力挽狂瀾,方有今日之太平。”
“前為太子,今為新君,朕理應向諸位鞠躬致敬,感謝諸位一心為國,德昭日月。”
他站了起來,對著眾人作揖,深深鞠躬而下。
眾臣面色嚴肅,回之以禮。
司馬紹繼續道:“數年來,國家戰亂頻繁,百姓困苦不堪,如今境內平定,再無戰事,朕有意趁此機會,與諸位大臣一同精進,修繕律法,休養生息,提升國力,使大晉盡快恢復繁榮。”
“也盼望諸卿,以和為貴,以大局為重,勠力同心治理國家,讓我大晉兵強馬壯,足以應對天地大局之變。”
“待時機成熟,大晉將要北伐,拿回失地,一統天下,開辟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
他伸出手臂,衣袖一揮,盡顯君王風范。
下方眾臣齊聲喊道:“圣君英明!”
看到這一幕,司馬紹心潮澎湃,豪情萬丈。
他大笑道:“子時已至,新年到來,一切一定會有一個好的開始。”
……
“要下雨了。”
唐禹皺眉看著黑暗的天空,感受到了寒風。
這一夜是除夕,但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特別的。
他們行走在黑暗之中,穿梭在杳無人煙的官道,甚至連火把都沒有舉。
聶慶皺眉道:“荒郊野嶺的,沒什么人家,況且我們這么人,根本不可能借宿。”
“等會兒大雨來了,怎么辦?”
唐禹想了想,才道:“躲進樹林里去吧,看有沒有能躲雨的地方,實在不行就暫時扎營,先休整一晚。”
雨是說來就來,不到一刻鐘,大雨滂沱而下。
天地萬物都濕潤了,三百多人已經跑進了林子里,借著密集的樹林,搭著簡易的營帳。
眾人渾身都淋濕了,寒風吹來,濕潤的衣服貼在身上,真是冷得要命。
逃往的路必然是艱辛的,但開局就是這種雨,也足夠讓人心情沮喪。
至少聶慶是心情沮喪的,他像條死狗一樣給自己灌了一口酒,嘆息道:“老子真不知道為什么要跟你走,分明可以在謝家好好享福的。”
“結果跑出來,大冬天淋雨,睡的地方都沒有,火都生不起來。”
唐禹瞇著眼道:“你都這樣想,那手底下的將士們肯定也有類似的情緒。”
“憑借單純的崇拜而跟著我,那即使再堅定,也始終走不遠。”
聶慶道:“這樣折磨,當然走不遠。”
唐禹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直接朝前走去,幫忙一起搭著帳篷。
“壓住壓住!用石頭壓住這個角啊!”
“繩子綁緊一點,不然很快就松了。”
“幫我抬一下,把布拉直。”
“草席濕了,太重了,竹竿和木棍受不住力啊!”
林間依舊有雨落下,大顆大顆打在人的身上,刺骨的寒冷讓人們渾身發顫。
“我來搬!”
唐禹吼了一聲,抱起一塊巨石就端了過去。
眾人顯然是愣了一下。
唐禹道:“史忠你把那邊的草席拿來,抖一抖水。”
“來個人跟我扯一下布,要繃緊一點,不然積水了就要垮塌。”
“愣著做什么啊,快做啊,一起把帳篷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