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他看著手底下的將士們,宣布道:“過了襄陽,我們就不再邊走邊看了,而要加快速度,爭取在一個月內趕到廣漢郡。”
“雖然我們有物資囤積在沿路,但漂泊在野外的日子,也確實不好過。”
“可是,既然不好過,我們為什么總要在路上耽誤呢?”
春風拂面,林木搖晃,陽光透過樹葉,在地上照出了斑駁,眾人暖洋洋的。
他們面面相覷,眼中卻不再像曾經那般迷茫。
唐禹輕輕嘆道:“我帶你們看了很多村落,看到了百姓們是怎么生活的。”
“你們私下里也肯定互相在聊,在談,為他們的高興而高興,為他們的悲慘而痛心。”
“逐漸的,其實你們明白了很多事。”
蒼老的樹葉已經在雨雪的浸潤下腐化,成了大地的養分。
唐禹繼續道:“我們總說,要為百姓而戰,要如何如何建立一個好的政權…”
“似乎我們就代表著最高的道德,因此光榮,因此高尚。”
“畢竟,所謂大同嘛。”
“但…是不是有點高屋建瓴了?你們大多出身貧寒,但畢竟當兵這么多年,也不愁吃穿了。”
“那些口號,是不是也覺得空洞,覺得有點縹緲呢?”
說到這里,唐禹指了指山下,緩緩道:“然后,現在,你們都看到了,都知道了。”
“不是我們自詡高尚,不是我們莫名其妙志向遠大,而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百姓的苦都是實實在在的,他們的確需要我們去做這些事,需要我們去拯救。”
“我們不是高屋建瓴,我們反而是務實,著眼于實際,發自內心想去做點事。”
“基于良知,基于勇氣,基于敢于改變世界的決心。”
“我相信你們看到了這么多,早已有了切實的體會,畢竟你們當中很多人義憤填膺過,想要出手相助過,也流了淚,也哭出了聲。”
“我要恭喜你們,你們真正擁有了軍魂,你們真正有了信念。”
“你們不再迷茫,你們知道自己在為什么而戰斗了。”
三百大同軍,面容嚴肅,目光堅韌。
唐禹道:“心中有了信念,有了使命,不意味著你們完成了什么,而是…開啟!”
“你們要更嚴苛要求自己,遵守紀律,保持信心,不斷進步,準備好迎接最殘酷的斗爭,最艱苦的任務。”
“從建康到淮南郡,從淮南郡到我們的目的地廣漢郡,鐵流三千五百里,磨礪出一支堅不可摧的力量。”
“我們會做到的。”
說到最后,他輕輕揮手,笑道:“唱大同軍軍歌!我們出發!”
三百戰士趕路,齊聲唱了起來:“江濤涌!胡塵揚!”
“流血漢家郎!流血漢家郎!”
……
“掙脫囚籠!不懼創傷!”
“無畏艱險!正在路上!”
“萬里轉移!尋找希望!”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安居樂業!繁榮永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