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立刻分頭行動,目標明確——在村里搜尋一切能用的“廢棄物”!
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木板,滾落在草叢里的舊輪胎,墻根下零散的磚塊,甚至還有幾張瘸腿的舊桌椅,在他們眼中,此刻都成了閃閃發光的寶貝。
村民們起初看著這群光鮮亮麗的城里人,專挑“破爛”撿,都挺納悶,遠遠地指指點點。
“哎,我說你們這些娃,撿那破木頭疙瘩干啥?當柴火燒都嫌煙大!”一位叼著旱煙桿的大爺忍不住湊過來問道。
何天樂立刻發揮他的社交牛逼癥,三兩句話就把來意解釋清楚,順帶把大爺逗得哈哈直笑。
“大爺,這可不是破爛,是寶貝!咱們要用這些給村里搞個大市集,到時候賣山貨、賣手藝品,掙了錢都給村里小孩修學校!這些東西,到我們手里,咔咔一變,就是頂漂亮的攤位!”
聽說是為了給村里做公益,村民們的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剛才還納悶的大爺,一拍大腿,煙桿往墻上一磕:“好事啊!我家后院那堆舊瓦片你們要不要?蓋房子剩下的,放著也礙事!”
“村頭老李家拆房子剩下的木料,厚實著呢!你們快去問問,去晚了怕是他劈了當柴火!”
“我家有個不用的舊石磨盤,賊重,你們要是搬得動,也拿去!”
一時間,各路“情報”紛紛涌來,大大家如同接到了隱藏任務的玩家,尋寶熱情空前高漲。
張逸峰站在一堆剛搬回來的輪胎和木板前,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動手了。
只見他將幾個大小不一的輪胎疊起來,用粗麻繩固定,再找來幾塊厚實的舊木板,打磨掉毛刺,架在輪胎上。
沒一會兒,一個帶著粗獷工業風,又透著點搖滾不羈味道的攤位雛形就出來了。
“臥槽!酷啊!”何天樂第一個湊過來看,眼睛瞪得溜圓,“老張,可以啊你!這風格,太絕了!搖滾范兒十足!”
張逸峰嘴角動了動,沒說話,繼續埋頭加固木板。
另一邊,林芷若和蘇小妍也沒閑著。
她們倆從一戶人家那里淘來了幾個卸下來的舊窗框,形狀還挺別致。
“這個可以直接掛起來當裝飾背景板!”林芷若提議。
“嗯嗯!”蘇小妍點頭如搗蒜,“咱們得把它弄干凈,再加點東西。”
她們仔細擦干凈窗框,又找來許多麻繩,一圈圈纏繞在窗框邊緣,再點綴上些撿來的干花野草。
“咱們這個攤位,就叫‘森系小鋪’!”蘇小妍一邊靈巧地打著結,一邊興奮地說,眼神亮晶晶的,仿佛已經看到了開張時的熱鬧景象。
林芷若點頭:“嗯,掛上草木染的手帕,肯定好看。”
一個帶著硬朗工業感的搖滾風飲品攤,一個散發著田園氣息的清新文藝手工藝品攤,兩個風格迥異的攤位率先有了模樣。
何天樂則將他的口才優勢發揮到了極致,簡直成了團隊的“首席外交官”。
他跟著村里的大爺大媽嘮嗑,沒一會兒就“淘”來了不少好東西:一個舊紡車、幾個豁了口的陶罐、一捆老舊的漁網……
雖然不全是立刻能派上用場的,但他都樂呵呵地一件件搬回來。
“存著!備著!藝術來源于生活,說不定哪個就能點亮靈感呢!”他振振有詞。
梁梓華老師也沒閑著,她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前幾天砍的竹子還剩下不少邊角料,她坐在角落,慢悠悠地削著竹條。
不一會兒,幾個小巧玲瓏、形態可掬的竹編小蜻蜓、小魚兒就在她手中漸漸成形。
謝云清的身影則穿梭在糧倉的各個角落。
他檢查了糧倉那扇吱呀作響、開關費力的沉重木門,仔細上了油,調整了合頁,開關順暢了不少。
隨后,他拿出紙筆,根據糧倉的結構和大家初步的想法,快速勾勒出一張簡單的市集布局草圖,標明了入口、不同功能區域的大致劃分以及人流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