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趙牧
對于那些新丁以及四支百人隊的訓練,趙牧其實并未插手太多。
徐凌本就出身將門世家,對這些東西再了解不過。
王武和聞志也是陷陣營出身,對于這些東西肯定也比趙牧這個外行了解。
不過,趙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發現了許多問題。
因為功夫是個需要基礎且需要打熬的事情,所以趙牧時常看到他們會帶著那些青壯扎馬步。
這種事情,趙牧早就在影視劇中司空見慣了。
只有馬步扎好了,才能將其他的基礎打好。
可趙牧眼下需要的是即戰力,而且他們對戰的可是蠻人的騎兵。
因此,趙牧覺得如何鍛煉體能,對他們來說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趙牧也不指望這些人可以靠兩條腿跑過四條腿,但他上一世曾經聽家里的老人提起,子弟兵們攻打某座城池的時候,做到過一夜之間行軍百里。
同樣的,因為這些人身上穿著甲胄,趙牧也不指望他們可以做到日行百里。
但,起碼也要做到一夜之間行軍六七十里。
雖然六七十里聽起來不多,比如趙牧前世的一些馬拉松比賽,全程就超過四十公里。
換算過來便是八十多里地,一些專業選手基本在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跑完,普通人基本上需要三到六個小時。
如此一比,好像一夜之間行軍六七十里也算不得什么。
可趙牧手下的這些人都是帶著甲胄的,甲胄不僅會增加負重,對于行動也會造成一定的不便。
而且他們的行軍,并不只是在平地上進行。
很多時候,翻山越嶺也都是常事。
如此一來,一夜之間行軍六七十里便十分難得了。
趙牧并未干預這些人的訓練,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徐凌說了一聲。
徐凌聽完覺得趙牧說的有理,于是詢問趙牧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訓練體能。
趙牧也沒藏著掖著,把前世一些常見的訓練方式告訴了徐凌。
比如說障礙跑、長跑拉練等等,只要是他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
至于徐凌如何利用或者改良,那就要靠徐凌自己了。
徐凌琢磨半晌后,便按照趙牧的想法更改了訓練方式。
上午的時候,繼續訓練功夫。
下午,則專門用來訓練體能。
而且在訓練功夫的時候,徐凌也開始讓這些人進行負重訓練。
等他們適應了身上的負重,再解開這些負重的時候,實力絕對會暴增。
雖然剛開始很難,但越到后面就越會輕松。
唯一讓趙牧感覺有些擔憂的是,因為加大了訓練量,導致這些青壯的飯量激增。
原本他們可以堅持幾個月的糧食,現在只能堅持一半的時間。
短時間內,他們不需要猶豫什么。
可他作為主事之人,必須做出長期的規劃。
雖說徐凌先前跟他制定了計劃,前期就慢慢的積攢人手和財富,中期再圖謀關中地區。
后期再利用關中的優勢,東出函谷關,一舉定鼎天下!
可這只是一個大的概念,就跟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的說法一般。
(請)
對付趙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