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撅頭回到家。
在家門口就聽到里面江清婉清脆悅耳的笑聲。
還有奶娃子咿呀咿呀的聲音。
是李翠花和她兒媳婦趙小妮來了。
剛出月子的趙小妮裹得厚實,李翠花懷里抱著一個襁褓。
因為今天的天氣好,太陽曬的暖洋洋的。
坐在院里的小馬扎上和江清婉說話。
“嬸子來了..”蘇郁白把撅頭掛在墻上,笑著打招呼。
“說什么呢,這么高興。”
江清婉笑盈盈的說道:“嬸子跟我說村里這幾天的事情呢。”
“正說到宋佑娣和村里的女知青吵架沒吵贏,回去的時候還不小心掉旱廁里..”
她知道蘇郁白喜歡聽熱鬧,所以撿重點說。
果然,蘇郁白一聽,頓時來了興致:“還有這事?那宋佑娣平時在村里不是挺厲害的嗎?怎么吵架都吵不贏。”
李翠花在一旁接住話茬:“沒人家女知青會說唄,那罵人不帶臟字的..”
“宋家那丫頭還是太年輕了,咱們本來就是四六不通的泥腿子,管他三七二十一,耳朵一閉,雙親祭天起手,一直到她十八輩祖宗。”
“自己先罵過癮再說。”
蘇郁白深以為然地點頭,豎起大拇指:
“論吵架這塊,咱們石窩村還得是嬸子你。”
吵架這事,本來就是發泄心里的火氣。
罵人不帶臟字,也是罵人。
既然都是罵,那何不自己罵痛快了。
一天天把粗口掛在嘴邊的村里人,沒罵的過一個女知青,說出去都丟人。
李翠花昂了昂頭,論吵架,別說石窩村了,整個公社能被她放在眼里的對手也沒幾個。
蘇郁白心中一動:“嬸子,我剛才碰到了兩個知青,聽他們說想在村里開學習班。”
李翠花愣了一下,問道:“是那個姓宋的吧?”
蘇郁白點了點頭,把自己剛才碰到宋濤兩人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他對這些知青倒是沒什么惡感。
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有些知青的確是品行不好,但本地人也不全是好的。
尤其是對一些女知青,不太友好。
說實在的,石窩村的情況還算是比較好的那種。
有些地方是真的稱得上窮山惡水出刁民。
不過宋濤或許目的不純,但想法是好的,正好聊到這里,所以蘇郁白才有此一問。
李翠花翻了個白眼:“我猜就是他。”
“這些個新來的知青,就數他最跳了。”
“不過他是真誤會李富貴和楊平山了。”
“真不是單純的因為什么禁書的事,那男知青品行不行,不是還有女知青嗎。”
“主要是林場那邊最近出了點事,好像是發現了什么礦,現在正在招人。”
“給的待遇,都比得上半個工人了。”
“李富貴和楊平山正忙著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呢,哪有功夫搭理他們。”
李翠花接著嘆了口氣:“就是這礦場進去容易,出來難。”
“要去的人,肯定都是拖家帶口的一起過去。”
“咱們村一共才幾個人,小娃娃更是沒幾個。”
蘇郁白和江清婉點了點頭,最開始的時候,蘇建國和秦素蘭就是在林場干活的。
只不過只是屬于幫工的那種,只有工分。
現在那邊發現了礦脈,待遇還不錯,這誰能拒絕?
李翠花笑了笑:“今天來找你們,也是跟你們說一聲,俺們家也報名了。”
“估摸著半個月后就走了。”
蘇郁白和江清婉一怔:“嬸子你們也要去?”
李翠花看了眼懷里的襁褓,輕笑一聲:“吃了一輩子苦,受了一輩子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