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
這簡直是青峰縣最肥的油水衙門!
郭長河太清楚這潭水有多深了。從道路規劃招標,到施工隊選定,再到層層轉包、驗收撥款……每一個環節都淌著滾燙的油!
他經營縣政府多年,手指頭多少也沾過這潭里的油腥。
鄭儀把這個位置的人選問題拋給他,是什么意思?
試探?
看他是否還留戀過去的利益網絡?
敲打?
提醒他如今的位置是誰給的?
還是……真的想聽聽他這個“懂行”的常務副縣長的意見?
無數念頭在郭長河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
他微微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的聲音保持絕對的平穩,甚至帶上幾分思索的慎重:
“鄭書記,交通局這個位置,確實非常關鍵。”
他抬眼,迎向鄭儀那雙深不見底、毫無情緒波動的眼睛。
“一方面,關系到未來幾年縣里交通網絡的布局,特別是當前扶貧道路硬化和連接工程,是重中之重,直接關系到產業落地和百姓出行。”
“另一方面……”
他略一停頓,似乎在斟酌詞句,但語氣卻異常坦誠:
“交通口資金流量大,項目環節多,以往……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這次馬紅軍栽進去,就是教訓。所以這個人選,能力固然重要,但政治過硬、經得起考驗,更是首要條件!”
鄭儀手指在光潔的桌面上無意識地敲了一下。
篤。
聲音極輕,卻像重錘砸在郭長河心上。
“具體說說。”
郭長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報誰的名字,就是交投名狀,就是徹底斬斷某些關系!
他腦海中飛快掠過幾個名字:
一個是交通局現任排名靠前的副局長,專業還行,但資歷淺、壓不住場子,而且隱隱聽說和市里某位領導沾點遠親;另一個是規劃科科長,技術能力拔尖,但性子太直太硬,不懂變通,恐怕難以協調復雜關系……
這兩個,報上去勉強算穩妥,但恐怕難以入鄭書記的法眼。
最合適的……是那個人。
劉永勝!
現任交通局副局長,分管項目建設和招投標,熟悉所有流程門道,在局里根基深,人脈廣,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周陽雖已失勢,但樹大根深!
如果能……
郭長河猛地掐斷了這個極其危險的念頭!
報劉永勝?
那等于公開宣告自己還和周陽舊部藕斷絲連!等于在鄭儀親手點燃的反腐烈火上澆油!
自己找死!
他瞬間做出了決斷。
“鄭書記。”
郭長河的聲音帶著一種孤注一擲的清晰。
“我個人認為,局里現有的幾位副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要真正扛起交通局這塊重擔,特別是落實好當前扶貧道路硬化和縣委的發展意圖,恐怕需要一位既有豐富基層經驗,熟悉工程建設管理,又具備較強協調能力,能壓得住陣腳的同志。”
他頓了頓,幾乎是咬著牙報出了那個名字:
“比如……縣公路管理段的段長,王長根同志。”
“王長根?”
鄭儀微微揚眉,似乎對這個名字有些意外,但也并非完全陌生。
“這個人……”
“王長根同志在公路段干了近二十年,從技術員一步步干到段長。”
郭長河語速平穩,但語意極其清晰。
“他熟悉全縣每一寸公路的情況,對路橋建設、養護維修都有扎實經驗。最關鍵的是,這個同志風評很好,非常務實,常年帶著隊伍在下面跑,工程上從未出過大紕漏。為人也正直,沒聽說有什么不好的反映。”
鄭儀的目光在郭長河臉上停留了足有三秒鐘。
那三秒鐘,郭長河感覺像過了三個世紀。
“嗯。”
鄭儀終于發出一個音節。
“公路段王長根……”
他似乎在沉吟。
就在郭長河緊張的情緒中,鄭儀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