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儀沒有表現出任何驚訝。
黨校這種地方,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每一個接近都可能帶著不同的目的。
他收拾好筆記本,朝李委員點了點頭:
“正好,我也有點資料要回宿舍整理。”
兩人并肩走出研討室,沒有多余的交談。
穿過連接教學樓與宿舍區的林蔭步道,兩旁是精心修剪的綠籬和草坪,安靜得能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偶爾有抱著書本的學員匆匆走過,彼此點頭致意,眼神里都帶著心照不宣的距離感。
回到401房間,李國濤還沒回來。
房門關上,隔絕了外面的世界。
鄭儀放下東西,走到窗邊,拉上了窗簾。
房間里光線立刻暗了下來,只有窗簾縫隙透進幾道光束,空氣中的微塵在光柱里靜靜浮動。
“李委員,坐。”
鄭儀指了指書桌旁的椅子,自己則靠在了對面的床沿上。
李委員沒有坐。
他走到房間中央,距離鄭儀大約三步遠的地方站定,目光平視,依舊是那張沒什么表情的臉。
“鄭書記。”
他的聲音低沉而直接。
“剛才研討會上,你對張林副市長很客氣。”
這不是詢問,更像是指出事實。
鄭儀微微挑眉,等待下文。
“明州的情況,水深得很。”
李委員的聲音沒什么起伏。
“前任市長倉促落馬,表面看是個人經濟問題,但背后是明州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被打碎了。”
他頓了頓,像是在給鄭儀消化時間。
“張林這個人,很不簡單。他能在明州錯綜復雜的關系網里幾上幾下,最后穩穩坐到常務副的位置,不是偶然。”
“這次中青班,他能來,還能被推出來當學員代表,背后推手不一般。”
李委員的目光落在鄭儀臉上,帶著審視:
“孫老今天的話,你聽進去了吧?張市長那套‘放管服’、‘駕馭資本’的說辭,漂亮是漂亮,可在他手里,是真能做到平衡,還是被更大的勢力裹挾著往前走?”
他微微停頓,語氣加重:
“鄭書記,你是政研室的人,是省領導的參謀助手,筆桿子動一動,就能影響政策方向。明州這盤棋,現在很微妙。”
“省里……有人對明州現在的局面不太放心,尤其是對某些可能借機‘做大’的力量。”
鄭儀心頭凜然。
李委員這話,透露的信息量極大。
首先,他明確點出明州“水深”,張林背景復雜。
其次,他提到省里有人“不放心”,而且是針對“可能借機做大的力量”,這顯然不是指張林,而是指張林背后的推手!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李委員特意來找他鄭儀說這番話,是代表誰?
省紀委?
還是……更上層?
鄭儀看著李委員那張平靜無波的臉。
這張臉,既是偽裝,也是武器。
在紀委系統,這張臉代表著一種“未定”的狀態,任何試探和拉攏都如同泥牛入海,看不到反應,也摸不清深淺。
就像他此刻站在這里,光線昏暗,更添幾分神秘。
鄭儀沉吟片刻,沒有立刻接對方的話茬,而是拋出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
“李委員,孫老……是什么來路?”
李委員似乎對這個問題并不意外。
“孫志遠。”
他吐出三個字,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意味。
“老資格的省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前副主任。沒什么實權,但人脈很廣,尤其在經濟界和退下來的老同志圈子里。”
他頓了頓,補充道:
“他女兒,孫靜怡,在省發改委重點項目管理處,是處里的業務骨干。”
鄭儀眼神微動。
省發改委重點項目管理處,這可是要害部門。
明州的大項目,尤其是需要省級層面審批和資源傾斜的,都繞不開這個處。
孫老今天在研討會上突然向張林發難,難道不僅僅是因為看不慣張林的“漂亮話”?
而是……有更現實的博弈在里面?
是省發改委內部對明州項目的某種不滿或爭奪,通過孫老這個渠道“發聲”?
還是說,孫老代表了某位退下來的、對明州利益格局不滿的老領導的意志?
鄭儀的大腦飛速運轉。
黨校的每一次交鋒,背后都是場外的力量在角力。
李委員看著鄭儀陷入沉思,并不催促。
房間里一片寂靜。
鄭儀抬眼,看向李委員,眼神變得清澈而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