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熟悉四海集團的底細,了解其中的陷阱和雷區,由他來主導城投集團接收四海遺產,可以有效避免重蹈覆轍,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第三,他執行力強,魄力足,敢于碰硬,正是開拓新局面最需要的那種干部!”
“至于企業管理經驗,”
鄭儀揮了揮手,仿佛這不是什么問題。
“可以配一個經驗豐富的總經理給他做搭檔嘛!可以在實踐中學習嘛!我們當年搞改革,那么多干部不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干邊學?”
“重要的是有一顆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心!是有敢于擔當、敢于創新的銳氣!”
他一番話,有理有據,既回應了孫梅的顧慮,又將陳默的“缺點”巧妙轉化為了“優勢”,更將其提拔拔高到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戰略高度。
孫梅沉默了片刻。
她不得不承認,鄭儀的話很有說服力,至少表面上無懈可擊。
但她更深知,人事問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能力”和“需要”問題。
這背后是錯綜復雜的權力平衡和各方勢力的博弈。
陳默是鄭儀的人。
如果讓他執掌城投集團,意味著鄭儀的勢力將急劇膨脹,不僅牢牢掌控了黨委系統的中樞,更將觸角深入到了政府經濟命脈的核心領域。
這必然會打破明州現有的、微妙的權力平衡。
其他常委,尤其是政府那邊的馬天祥,會怎么想?
省里那邊,又會怎么看?
“秘書長的想法,很有魄力。”
孫梅緩緩開口,語氣依舊謹慎。
“陳默同志也確實有很多突出優點。不過,這么重要的人事安排,恐怕還需要在書記會上充分醞釀,更需要征求一下政府那邊,尤其是分管國資的馬副市長的意見。畢竟,城投集團以后還要在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她再次抬出了程序和平衡,這是組織部長最常用,也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鄭儀看著她,忽然笑了笑,那笑容意味深長。
“孫部長考慮得很周全。程序當然要走,各方面的意見也要聽。”
他話鋒一轉。
“不過,我相信鄒書記對城投集團的重視程度,也相信鄒書記選賢任能的魄力和眼光。”
“至于政府那邊……”
鄭儀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張林市長對成立城投集團是全力支持的。馬副市長那邊,我相信他作為老同志,會顧全大局,以明州發展為重。”
“畢竟,城投集團是在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最終對市委常委會負責。”
他輕輕一句話,點明了最高權力的歸屬,也微妙地暗示了馬天祥的“分寸”。
孫梅聽明白了。
鄭儀這不是在和她商量,而是在……通知她。
他已經得到了鄒俠的默許,甚至可能已經說服了鄒俠。
他今天找她來,不是聽取組織部的意見,而是要讓組織部按照他的意圖,拿出“符合程序”的候選人方案。
壓力,巨大的壓力,無聲無息地籠罩下來。
同意?
意味著徹底倒向鄭儀,必然會得罪馬天祥甚至其背后的勢力。
不同意?
那就是公然違背鄒俠和鄭儀的意志,她這個組織部長以后的工作還怎么開展?
鄭儀看著孫梅變幻不定的神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不能逼得太緊,畢竟孫梅是常委,是組織部長,需要給她臺階和下臺的禮物。
“孫部長。”
鄭儀的語氣重新變得緩和誠懇。
“我知道你的難處。組織部的工作,原則性強,敏感度高。”
“這樣吧,候選人名單,還是由你們組織部獨立、客觀、公正地拿出來。充分尊重你們的專業意見。”
“我只是從城投集團的極端重要性和特殊使命出發,提供一些參考性的想法,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常委會,在鄒書記那里。”
“你看這樣好不好?你們先把名單做出來,包括陳默同志和其他符合條件的同志,把優缺點都分析透,提出你們的傾向性意見。然后我們一起,去向鄒書記詳細匯報,最后請書記定奪。”
以退為進。
看似尊重組織部的獨立性和鄒俠的最終決定權,實則已經將陳默塞進了“符合條件的同志”名單,并且要求組織部提出“傾向性意見”。
孫梅還能說什么?
她只能順著這個臺階下。
“好的,秘書長。”
孫梅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露出職業化的笑容,盡管有些勉強。
“我們一定認真研究您的指示,盡快完善候選人方案,然后向您和書記匯報。”
“辛苦了。”
鄭儀站起身,伸出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