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太子帶來的護衛眼疾手快地將人救了下來。
眾人有些錯愕,不知道太子為何忽然出手。
“今日是虞大小姐的及笄之日,不宜見血光。”太子淡定自若地命人把江氏帶走。
“而今最重要的就是讓虞大小姐的及笄禮辦完。”
“是是是,太子殿下說的是。”虞康平急忙點頭應下,讓笄禮繼續進行下去。
聽到這話,那些原本想走的官員和夫人,瞥了一眼紋絲不動的大長公主,又坐回了原位。
及笄禮分為三加笄。
如今三次加笄已經結束,虞若薇該跪飲醴酒,聆聽正賓訓導,然后由正賓或者父親為她取小字。
但先前鬧那么一出,大長公主不愿繼續給虞若薇當正賓。
她沒走,已經是給秋月大師和太子面子。
于是秋月大師主動起身代勞。
她將玉簪插入虞若薇發髻,語氣充滿慈愛:“《詩經》有云‘君子攸寧’。今為爾破典立新——‘攸’者如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愿你此生如洛河流波,過九曲而不失澄澈;‘寧’者若木,春華葳蕤,冬雪不折,望你此心如南山樛枝,歷四時而猶守本真。”
見虞若薇伏身行禮,秋月大師扶她起身。
“從今日起,‘攸寧’二字便是你的表字。”
“攸寧多謝老師賜字,日后定當謹遵老師的教誨。”虞若薇再次行禮。
虞寧窈看到這一幕十分佩服。
如果換做是普通的十五歲小姑娘,遇上這種事,恐怕已經哭著跑走了。
而虞若薇竟然能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淡定地支撐到現在,真是了不起啊。
瞧瞧,一旁的崔蕊心臉色已經慘白得像鬼。
這時,虞若薇的丫鬟將她的琴送了過來。
虞若薇接過桐木琴時,席間私語漸歇。
她朝四面淺淺欠身:“蒙諸位親臨笄禮,且奏一曲《月下棠》為謝。”
第一個泛音蕩開時,翰林院張學士原本端茶的手頓在了半空中。
他聽慣了宮中的雅樂,尋常琴音皆入不得他的耳。
而此刻,他竟被這記清泠的散音定在座上,任手中茶湯涼透。
伴隨著裊裊琴音,西窗下打瞌睡的小丫頭睜圓了眼。
廊下煮茶的婆子們不自覺地放輕了銅壺,生怕蓋子磕碰聲擾了這聲韻。
就連最挑剔的大長公主也聽入了迷。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虞寧窈只覺得虞若薇彈得十分動人,她不自覺地就被帶到了曲子里去。
而大長公主卻看出了虞若薇彈琴所用的手法。
“這是‘浮云手’?”她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了秋月大師。
“正是。”秋月大師臉上滿是驕傲。
她的師傅曾預,她離世后,當世再無人能再學會這一手技法。
而她教導的學生卻做到了。
一曲畢,滿堂寂靜。
今日不管虞若薇的身世如何,她已經憑借這一手高超的琴技在京中打響了名頭。
……
及笄禮結束后,侯府送客,虞寧窈想留下來看熱鬧都不行。
侯府如今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