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上房。
今年宋家有四十畝地,大家七嘴八舌的商量著,地里要種些什么。
“種一畝地的糜子吧,家里包餑餑用得到。”宋誠禮當先說道,骨子里透著一股神采飛揚之感。
自從宋成禮和葉氏去縣里,抓了藥回來,吃過后,葉氏的氣色就越來越好。
也不知道是藥的作用,還是心里作用,在這種作用下,連帶著宋誠禮的氣色也跟著好了起來。
三房的每個人,每天都精氣神足的,充滿了干勁。
大房的孫氏回過娘家,氣色也好了不少,建議道,“家里該多種黃豆,可以用來發豆芽,這樣就不用再出去買。”
宋家的黃豆早就用完,一直從村里人手里買。
買的多了,村里人也產生了疑惑,宋家買這么多黃豆做什么?
周氏怕被人猜到,豆芽和黃豆有關,遂吩咐宋誠禮去縣里,買黃豆往家運。
孫氏提出的黃豆,得到了周氏的支持,“黃豆得多種。”
“小麥肯定要種。”宋老爺子敲了敲炕桌,剛回了縣里,他又回來了。
宋老爺子記得宋青苑是支持全種小麥的,對這個聰明的孫女,宋老爺子樂于詢問她的意見,“苑兒,你覺得呢?”
宋青苑二話不說,從袖口掏出一張紙,擺在宋老爺子面前,“爺,這是各種農作物的畝產量和售價。”
宋老爺子看著上面的一筆筆賬,不由得震驚,他們這些年種地,卻從來沒算過這筆賬。
上面清晰的列明了各項農作物的收入情況。
“這......還是苑兒聰明,是我著想了。”宋老爺子搖了搖頭,“就聽苑兒的,今年地里全種小麥。”
“爹!”“爹!”“老頭子!”幾道聲音接連響起。
宋老爺子抬起手,示意大家打住,把宋青苑算的賬單,拿給大家看。
看過后,眾人無。
“我閨女就是聰明......”宋誠義樂呵呵的夸著。
“那是,也不看是誰生的!”李氏推了推宋誠義,驕傲的仰起頭。
宋青苑輕笑,她算什么聰明,這筆賬誰都會算,只是宋家畢竟是耕讀傳家,不像商人一樣逐利,沒想到這一層罷了。
何況,讓宋家種小麥,才是她真正的謀算。
做賬單,也只是為了更好的說服宋老爺子,跟著她的步伐走。
............
全家一致決定,今年的田地都種小麥,那么春耕,就要馬上提上日程。
榆林縣這邊的田地,都是一年一種,小麥收獲早,種的也早,宋家的會議開完,周氏就帶著幾個兒媳婦,挑選麥種,侵泡麥種。
另一邊,二郎拽住宋青苑,“酒樓帶我一個,考慮的怎么樣?”
宋青苑無奈,“二哥,你這是要和我綁死啊!”
二郎一臉理所當然,“你會賺錢,我還不跟緊你,我傻啊!”
宋青苑翻了翻白眼,說的真直白!
站在原地,宋青苑反復思量,既然二郎愿意跟她捆綁,那就捆綁吧,她一個女娃,很多事情出面不方便,是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代人。
二郎人是有點混,可對她還不錯,上次對戰渣爹能大獲全勝,多虧了二郎,籠絡住了二郎,三郎,四郎,渣爹,渣娘只能是秋后的螞蚱,任人擺布。
這么想著,宋青苑痛快的點頭,“行!如果酒樓能開起來,我把我手里的分你一成!”
“一成?”二郎嫌棄的撇撇嘴。
“一成還少,這可是和縣令公子合開的買賣。”宋青苑剜了二郎一眼,“入伙這個酒樓,就證明你和縣令公子搭上了線,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