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陳木就是要征求村民意見,這種事情個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如果全村都認為海洋大學不適合落地在這邊,那么要持續推進項目落地就會變得而更加困難,但是陳木不相信,這種好事,村民會持反對意見。
李奇鎮長此時的臉色非常的難看,陳木明顯是有備而來,若是隨便找一些村民當代表,不管怎么找人都沒問題,最終肯定都是反對多,同意少,但是這按照隨機指定的門戶來進行抽查征求意見,結果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三姓村固然有灰色產業收入,但是并不能普及到所有村民,甚至大部分的村民都無法享受到分紅,這種情況下,要是知道了海洋大學項目要落地在村門口,估計會引發不小的轟動,絕大部分的村民基本都會同意,因為這是利他政策。
有一個容納兩萬多名大學生的大學,哪怕你是隨便做一點小生意,生活都可以過得很滋潤,更何況賣掉這些土地還能夠分到不少錢,怎么想都沒有壞處。
“記住了,所有村代表都需要帶上各自的身份證或者戶口本,門戶一定要對得上。”陳木隨后寫下了幾個村門牌號,這些村門牌號大部分都是村莊深處的村民,因為他們走訪過,基本都在村外圍,而村外圍家家戶戶都是高檔住宅,按照各村的村戶排列,給出的號碼基本都是處于村內部且房子比較簡陋的。
這些村民,才是真正知曉三姓村一個具體情況的人。
聽到陳木的話之后,李奇鎮長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原本還想著糊弄過去,但是陳木要求每一個村代表都要帶上身份證或者戶口本,那就做不了假了。
“黃偉,你和李奇鎮長他們一起去通知,同時宣講一下我們的政策。”為避免李奇鎮長從中作梗,陳木最終還是決定讓黃偉隨同,而他則是挨個挨個村給出指定門戶,這也導致了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村莊將會通知到哪些人,無法提前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威脅。
“好的陳組長。”黃偉心里對陳木的計劃可以說佩服五體投地,換做他是完全想不到用這樣的辦法來征求三姓村村民意見的,特別是想到之前陳木不留余力的在三姓村走訪的事情,如今才知道陳木原來早就有這方面的打算了。
走訪三姓村不是目的,而是要看一個明白,如今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那么此次召集過來的村代表就具有一定代表性了。
李奇鎮長雖然心有不甘,可是陳木已經下達了指令,他就算不想配合也不行了,于是三人連同駐村領導林耀東先去了張家村陳木所指定的十戶人家宣傳講解。
而陳木則將其他三姓村的村兩委都留了下來,他也不能什么工作都不做,不管是張寧也好,方宇也罷,甚至是吳大龍,這些人都是三姓村灰色產業的獲利者,他們不同意海洋大學項目落地在這里能理解,但其他村兩委,可能未必就真的和他們三人一條心了。
畢竟自古以來,分贓不均的事情是最為常見的,陳木不相信這三姓村的村兩委人人都得到一樣多或者得到很多,肯定還有一些人獲利小,甚至只是充當苦力。
于是,陳木開始給三姓村的兩委講解了海洋大學落地有多好,未來三姓村的發展有多快,好處有多少等一些實際問題,大約一個小時后,陳木很明顯就感覺到有些村兩委臉上露出了向往的神色,如果不是礙于村書記在這里,他們都可能忍不住會主動提出問題或者和陳木互動起來。
“海洋大學若是能夠順利落地,將會永遠和徹底改變三姓村的面貌,未來三姓村的發展我不敢保證能有多快,但必然不是現在可以媲美的。”陳木看向眾人,聲音很大:“而且最根本一個問題,我們拼死拼活最終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為了培養后代,讓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我在這里可以和大家許諾,三姓村若是支持海洋大學項目建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保證順利,今后在同等條件小,三姓村的學生將優先錄取。”陳木這句話無疑是重磅消息,讓原本就意動的村兩委露出激動的神色。
張家村有一名年約四十多歲左右的村委問道:“陳組長,您說的是真的嗎?我們張家村的子女真的可以在這里上大學嗎?”
“這位張村委的問題問得很好。”陳木心中頓時松了口氣,有人松口就意味著他的動員起了效果,而張寧和方宇也沒想到陳木的口才如此之好,如果不是因為灰色產業收入相當可觀,他們都非常心動。
正如陳木所,他們努力再多,拼死拼活,不是為了后代過上更優質的生活又是什么?至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一代不能改變命運,那就兩代人,兩代人不行那就三代,只要有書讀就有盼頭就有希望。
他們都是農民出身,本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度,他們的認知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想要讓子女改變命運,讀好書無疑是最便捷的一條途徑了。
或許有人會說讀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積攢一些積蓄適當時候經商做生意,但是俗話說得好,當官的仔不好生,做生意的老板更不好生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