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琳離開的時候,眸子帶著失落。
但轉瞬即逝,她的眼中再次恢復了無比堅定的眸光。
童仁進來了。
“賀書記,我周末回了一趟東華州。”
賀時年見童仁兩眼放光,臉上帶著喜悅,就知道事情一定順利。
“事情還順利吧?”
童仁重重點頭。
賀時年邀請他坐下,又讓黃斌撤去了梅琳沒動過的茶水。
“具體說說。”
“白家村整體搬遷的手續已經提交州發改委以及涉及的相關部門。”
“有老頭子周旋,我想兩周內應該會出結果,一個月之內走完所有程序沒有問題。”
賀時年給童仁散了一支煙,自己又點上一只。
“你做得很好,這件事你是首功。”
童仁也點上煙說道:“我哪怕取得一點進步,也是在賀書記的帶領下取得的。”
賀時年哈哈一笑:“你什么時候也學會說官話套話了?”
童仁一本正經道:“這次回去老頭子和我說,說官話套話也是一門學問。”
“我以前太笨了,從此開始,我要全方位學習。”
賀時年點點頭,對于童仁的這個觀點是認可的。
說官樣話,講官樣文章。
有時候也是體制內能力的體現。
當然,前提是職務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基層,尤其在鄉鎮,做事遠比說話重要得多。
“另外一件事呢?”
童仁自然知道另外一件事,指的是關于水庫選址的事。
童仁道:“我和文鎮長溝通過,我們一致認為老青林下面的塔沖潭最適合。”
見賀時年等待著下文,童仁繼續道:“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這里三面環山,地勢整體由高到低,適合儲水。”
“第二、土質為沙黏土,水土不易流失。”
“第三,這里的耕地相對較少,涉及占地補償等比較好溝通協調。”
賀時年點了點頭,道:“嗯,這三個理由充分,走,我們去看一看,眼見為實。”
童仁道:“我去安排車!”
賀時年擺擺手:“不用,左項在下面,坐我車,直接走。”
兩人一前一后下樓上車,朝著塔沖潭的方向而去。
來到目的地,賀時年環顧四周,眉頭微動。
這里空間遼闊,地勢呈現高低狀,但整體是平凹的。
如童仁所,600萬立方的水庫,這里再合適不過。
只是這里除了有耕地,還涉及林業和周圍植被。
如果水庫一動,這些植被都不可能避免要被砍伐一部分。
走了一圈,賀時年又親自抓了一把土看了看。
土質確實為膠黏土,水土不易流失。
在建設的時候,將極大降低成本和難度。
這里基本上稱得上天時地利人和。
賀時年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
“我記得下面有兩個村子,一個是三潭村,一個是二潭村吧?”
“六百萬立方的水庫的水量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們要做好風控和提前預防,萬一發生水災,一定不能影響到村民,這點是前提。”
童仁道:“嗯,這點我也想到了。”
“屆時的大壩只要足夠硬,嚴格管控洪峰水流的排放,這點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