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家還是達成了妥協。先設定下三百家吧,再多的話,估計就不太行了。
正好二十個人,每個人負責十五家。
當然,這樣容錯率就很低了。
不過,總部虧得起,自然也不會在乎這小小麻煩。反正就是要盡快,狂飆猛進,要盡可能的驗證。
這樣一來,如果可以的話,搶占市場。如果這個模式不行,也可以及早回頭。
規模上升到了三百家,秦鋒自然也是格外關注,他的態度也變得更加熱切。這次的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真要是鬧出了什么問題,后果會很嚴重。
一下子鋪開,問題真的很多。而且,是層出不窮的那種。
秦鋒作為主要倡導人,那叫一個焦頭爛額。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記錄問題,并且形成條例。
這個過程,根本就容不得半點馬虎,一切都要按照規劃慢慢進行。
秦鋒做著這件事,整個人都處于一種高效運轉的狀態,甚至就連別墅那邊都好久沒回去了。
何月蕎發來消息,說靈靈想爸爸了,秦鋒也抽不出時間,對此,他只能表示抱歉,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彌補。
就是在這樣的忙碌之中,轉眼間,就又過去了三個月。
這三個月,三百個縣城的驗證有了結果。
事實證明,秦鋒這個路子是可行的。那些下鄉的貨郎,其實就相當于是一個統計人。他們送貨下鄉,順便統計下面的需求。變相的,其實算是一種截流。只要形成了有效的熟人關系,基本上下面那些農村買家電之類的,都會找秦鋒他們。
這幾個月,奇樸的家電,手機,空調這些大件銷售有了不小的增幅。
而且,有的人還舉一反三,甚至在縣城里也搞出了自己的一套模式。縣城里的一些銷量也被截流過來。
雖然現在還在虧損,不過,虧損已經不多,每個月差不多一千萬的樣子。就算把一千多個縣城全部覆蓋,每個月的虧損也就是五六千萬而已。
再者說了,規模效應持續增強,到時候虧損肯定會進一步收窄,甚至還有賺錢的可能。
這是之前所沒設想過的。這已經比預料的情況好了不知道多少。秦鋒有一種滿足感,那種真心實意付出,真的干事情的感覺,真的太好了!
貨郎下鄉,對很多農村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來說,算是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一條路。秦鋒心里下定決心,只要虧損不少太多,他就會堅持走這一條路。這也算是一種回饋。
更讓秦鋒驚喜的是,之前二十個人,大多數都堅持下來了。一開始的篩選是真的有成效。這些人也是有些理想抱負在身上的。
而這三個月,也涌現出了好幾個優秀的年輕人。他們沒有墨守成規,而是根據縣城的情況因地制宜。
其中比較出彩的有兩個,男的叫耿偉,女的叫葉嬌。
不過,秦鋒還準備繼續觀察一下,他們這是真的有兩把刷子,還是曇花一現,暫時還看不出來,必須要讓時間來驗證。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