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簡單,他們被壁壘給擋住了。
所謂壁壘,一方面,自然是奇樸貨郎的宣傳。
他們是最開始接觸這個領域的,他們發現,這其實是熟人購物的一種變種。
所以,他們一開始接納的,大多數都是本地已經有的那些貨郎。這些人本來就跟那些人很熟悉,他們去執行相關計劃,自然是事半功倍。
不僅如此,上了央媽新聞,這更是進一步助推了奇樸的名氣。特別是秦鋒所說的話,真的很接地氣,而廣大農村人也是得到了便宜,享受到了便利。
這就相當于是有了官方的背書,能上官方的,自然不會差。再加上奇樸貨郎的一些宣傳,大家自然是把奇樸當成了正宗。
最后一個,就是并雙夕自己的問題了。他們的商品質量怎么樣,大家都很明白的,很多人也不是沒在并雙夕買過東西。聽說是并雙夕的,天然就產生了一種抵制情緒。
一個縣城跑下來,有時候一天就只有兩百的營業額,這簡直就是離譜。
下面的人抱怨不斷,李傳軒雖然心里不滿,卻也知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還是要謹慎一些。這個時候一直強迫的話,注定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李傳軒自己跟著貨郎跑了幾天,眉頭緊鎖,臉色很是陰沉。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真的是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沒想到這玩意,居然也能形成壁壘?簡直局勢離譜!
這個時候,李傳軒卻還是不愿意放棄。他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是錢不到位。
如果錢還是解決不了,那么就加錢!
李傳軒開始了大撒幣計劃。他讓貨郎們下鄉,也不去賣東西,就是送禮物,宣傳一下他們并雙夕。他的想法也很簡單,大家不是不接受,不認可自己嘛,那就先刷一波存在感。只要存在感有了,還怕事情得不到解決?
這個想法倒也不能算是有錯,不過,李傳軒忘記了,這是農村地區。大家的觀念很簡單,你送東西,好處我們愿意拿。你居然還想跟我們拉關系?那你是何居心?
短短時間,李傳軒他們的貨郎下鄉就遭遇了好幾次舉報,說他們是搞詐騙的。
李傳軒一開始還有些納悶,了解了情況之后,頓時哭笑不得。原來還真有這樣的騙局,那些人去農村地區,先用一些小恩小惠去網羅民心,然后慢慢的放長線釣大魚。
很多人吃虧上當,下面的宣傳也很到位。
而并雙夕這么做,這不是正好對上了嘛。
雖然誤會解除,不過,這也很麻煩。畢竟不是一個地區,也不是一個人,這是廣大區域的抵制。
熟人購物的好處,這個時候算是顯現出來了,沒有熟人,什么也不是。想要打破這個壁壘,也真的很難很難。
李傳軒最后心一橫,采取了最為簡單的一招。他們要挖人。
秦鋒的應對也很簡單,直接就把這事情給爆到了網上。
瞬時間,網絡風潮洶涌。
這段時間,網絡上那些貨郎的宣傳,也讓大家看到了不一樣的農村。很多地方真的是不夠便利,賣東西極為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