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
節目組的大巴車抵達村里。
這是南慶市邊上的一個新型農村。
鄉村建設完善,道路寬敞,從村頭開始就是水泥路。
地勢平坦,視野開闊。
沿路兩側,長著野花野草,有蜻蜓,有蝴蝶。
樹蔭下,幾條小黃狗姿勢妖嬈地趴著吐舌頭,腦袋跟隨進入村子的大巴車,從左到右偏轉,車子遠了就又看向村口。
視線再往外延展,兩側都是農田。
能看到田里立著番茄架子,還有長勢很好的玉米,田埂間,有人行走,發現大巴車,抬抬草帽,瞇眼投來目光。
可能是農作物多的緣故,這里雖然看起來太陽更曬,但卻沒有城市熱,吹來的風都帶著涼意。
城里的小孩子很多都很喜歡視野開闊的鄉下。
這里沒有密集的車流人群,沒有紅綠燈,沒有擁擠的十字路口,也沒有隨處可見的高大建筑物。
能看到很多平時見不到的東西。
新鮮感搭配小孩子旺盛的好奇心。
大巴車才進村里,比較活潑的幾個小朋友就湊在兩側車窗往外看。
完全不像是坐了五個小時車子的人。
尤其是菌菌。
她的座位不靠窗,她就站在朱安前面,在人家雙腿和前座椅靠背的狹小空隙里,張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向外打量。
朱安平時比較孤僻,很少能和別的小孩子這么親近。
可是菌菌站在她面前,她一點都不排斥,車子搖晃的時候,她還會用手稍稍護著菌菌,防止她摔倒。
大人們的精力就沒小孩子那么旺盛了。
都是當爸爸的人了,除了林深以外,其余基本都是三四十歲。
五個多小時的車程,大家基本在交談環節錄制結束后不久就戴上眼罩休息了。
林深一直沒睡,整個途中,他時不時就要回頭看一眼菌菌。
他第一次參加節目錄制,雖然攝像師和導演在后面照看小孩子,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自家孩子怎么可能完全放心交給沒認識多久的人。
即將到達目的地,大家也都陸續醒來。
望著窗外的景色,彼此交流幾句。
這時,現場導演站到前排位置,回過身,面帶微笑,拿著臺本向大家宣讀:
“各位爸爸和寶貝們,我們即將抵達本次的終點站,祿源富祥村。”
“這里是南慶市周邊村鎮改革的第一批新型農村。”
“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你們將根據先前抽到的身份,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新農村的變化……”
導演時不時看眼臺本,照著念。
各組明星爸爸都配合鏡頭做出不同的反應。
有的感慨新農村變化大,有的說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有的則講兩句政策好,發表幾句政策相關的專業見解……
很明顯,那個談論政策的明星是提前準備好的。
新農村和城市,這就是這期節目的核心。
通過展現新農村生活,響應政策改革,強行拔高本次節目的主題立意。
應該是經紀人比較有能力,提前知曉了這個環節,然后把告知藝人,讓藝人準備好回答的內容。
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塑造一個雖然常年在國外生活,但是很關心國內政策的藝人形象。
估計等節目播出后,只有林深才知道,在車上鏡頭外的時候,那位藝人連什么是新型農村都不知道,在交談中他還在擔心下雨會讓路變得泥濘,車子不好開……
他眼里的新型農村,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林深看在眼里,沒說什么。
在他發呆的時候,鏡頭移到他面前。
想錄下他的反應,結果只錄到他發呆的樣子。
林深反應過來的時候,鏡頭已經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