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我和楊峰這類人的區別。
甚至是和李燊李唯姐弟倆的區別。
很多人說有些人成功,只是因為他們家里有背景,換做他們是這背景的話,他們也能成功,這句話對,但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家庭背景確實能夠在人生道路上給人很大的助力。
但其實也要靠自身能力和努力的。
一頭豬放在風口上,它真的就能夠被吹起來嗎?
其實也不盡然。
同樣的一句話,不同人來說,都能呈現出不同的意思,更何況是一件事呢。
但我認同的是楊峰這些人有試錯空間,他們一件事情做錯了,或者做失敗了,他們有重新再來的底氣和成本,而我沒有。
我有的只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但這句話其實是在安慰自己。
就像那句做人要能吃苦一樣,這句話只說了前半句,沒說后半句,現實的后半句是只要你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仔細想來。
是李艷她們不能吃苦嗎?
她們在電子廠上12小時班,一個月才勉強拿1000塊錢。
是我爸媽他們不能吃苦嗎?
他們累死累活的種莊稼,拔草,灑農藥,跟時間賽跑,跟天氣賽跑,甚至我媽因為太辛苦,一次拔草拔出病來,隔三岔五的吐血,最后連看病的錢都沒有。
而在鼎紅上班呢?
一晚上小費都能有300塊。
更別說我去年賣外掛以及和王文合伙開工作室運營私服掙的錢了,根本不是單靠“吃苦”兩字能掙到的錢。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知道靠吃苦掙不到錢的。
人想往上爬,只能削尖了腦袋,去尋找一切機會。
我便是如此,和楊峰他們不同,他們有試錯空間,我沒有,我失敗了,蘇博遠不一定會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甚至他也不一定有給我再來一次的能力。
所以我走的每一步都得仔細考慮好,才能落下去。
這也是我為什么要跟張君事先把話說在前面的主要原因,我真的不能出錯。
中午10點。
我和張君來到了省城金城地產的公司門口,和我公司不同的是,金城地產的公司比我公司大多了,里面辦公的人也很多。
總經理和董事長都是有單獨辦公室的。
而我的公司,單獨的辦公室只有我那一間。
不過我沒有表露出來。
許潘石在看到我和張君來了很高興,在鼎紅的那天晚上,他的面子和情緒價值感被拉滿了,剛進公司便把我帶到了他的辦公室。
掛靠合同,他事先已經準備在辦公桌上了。
在進了辦公室。
許潘石便把掛靠合同拿給我,一式兩份:“陳總,合同在這里,你先看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