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湯粉
爭斗這種東西,果然無處不在。
只可惜,他是沈執年。
任你有什么本事,盡可以放馬過來。
----
攤位上的帽子,很快賣了個干凈。
宋晴薇三個人歡歡喜喜地收拾攤位,準備離開。
白芷一邊忙活,一邊感慨,“方才有人鬧事,我還有些擔心會不會因為這事兒,咱們帽子攤的生意會不好,不曾想來的客人反而更多了呢。”
“這是當然的。”宋晴薇笑道,“整個清豐縣城一向太平,素日也沒什么多少新鮮事,今日有了熱鬧,必定是一傳十,十傳百的,很快便傳開了。”
“而這件事情,看似有人來攤位上尋釁滋事,但旁人若是議論起來的話,反而只會抓住其中的關鍵,那便是有人買了張記的帽子后悔,不惜出丑還要想方設法地來咱們攤位上替換上一頂帽子來戴。”
“如此一來,咱們帽子的款式和質量遠超張記的名聲很快便能傳了出去,不必咱們多說任何話,便已是把咱們的好名聲傳遍各處。”
“再來,許多人心里頭也起了好奇,想看看到底是怎樣的帽子,能吸引的人如此豁得出去,這來攤位的客人來了,自然也就免不得買上一兩頂,生意好也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白芷歪了歪頭,“這看似是個壞事,實際上倒是幫了咱們不少的忙?”
“是這回事,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便是這個道理。”宋晴薇笑瞇了眼睛,“好了,咱們趕快回去吧。”
回去之后,還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做。
桂媽媽和白芷笑著應下,只收拾一番后,與宋晴薇一并離開縣城,往雨霖莊而去。
到家之時,正值晌午。
而家中也來了人。
是一個姓喬,名石頭的年輕后生,手中拎著兩尾個頭不小,尾巴時不時甩動的新鮮鯽魚。
“按桂媽媽說的,是我在河里頭現釣的,十分新鮮呢。”喬石頭道,“桂媽媽看看行不行?”
“看著不錯,有勞小哥兒了。”桂媽媽見那鯽魚品相不錯,收下了魚,付了錢。
田莊臨近河流,河里魚蝦泥螺等物還算豐盛,鯽魚常見,價格不貴,兩尾鮮魚,只需十五文錢。
拿到手中的鯽魚,去鱗除腮,剖腹去腸,清洗干凈,而最關鍵的是要清洗掉鯽魚上面的黑膜,以防燉煮出來的魚有腥味。
待鯽魚徹底清洗干凈之后,往魚身上拍上一層薄薄的紅薯芡粉,直接入放了油的鍋中,煎得兩面金黃。
鯽魚身上因為有紅薯芡,十分好定型,再之后加入開水燉煮時,也十分容易燉煮出濃稠的奶白顏色。
燉煮鯽魚湯時,放上兩片生姜,增鮮去腥,除此,便不必再放任何調味料,燉煮出來的湯頭才能真正湯鮮味美,清香十足。
大火燒開,小火慢燉,待鍋中的鯽魚湯已是泛起了奶白色澤,桂媽媽和白芷便按照宋晴薇所說的辦法來做米粉。
大米粉混著淀粉一并和成了面團,直接用平時用來壓饸饹面的架子,將面團壓成面條進開水鍋里頭,煮熟后直接撈了出來,過上一道冷水,確保這般做出來的米粉滑爽筋道,入口q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