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臣弟不管別的,以后就在你帳下為將。”
“你可不能撇下我。”朱高煦也是立刻開口道。
“放心吧。”
“以后出征,我會帶上你的。”朱正笑了笑。
朱高煦。
執行力很強,而且在歷史上也是極為善戰的,在跟隨了朱正后,他自然也是極為出色的。
“大哥英明。”朱高煦也是十分高興的回道。
\"大哥,那臣弟呢?\"朱高燧此刻也是面帶期待的看著朱正。
“你如今執掌著錦衣衛,事情也不少,你就好好把握了。”
“等日后。”
“我也還有其他重任交給你。”朱正笑著道。
“是,大哥、”
“錦衣衛在臣弟手中絕對不會有任何疏漏。”朱高燧也是立刻說道。
“三位弟弟。”
“別看著如今大明已經徹底被我們家所掌控了,但那些藩王們大多也有心思,而且天下許多官吏也都心系建文,哪怕如今有了太祖的遺旨,那些人也不會輕易相信的。”
“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總之。”
“竭力以待,穩固我們家的朝綱。”
“等徹底穩固了大明后,將這幾年戰爭帶來的余患全部都解決了,便是我大明對外擴張之時了。”朱正帶著強烈期望的說道。
“大哥。”
“放眼我大明周邊,除了北邊的北元殘部才與我大明是真正的敵對,并沒有真正納貢稱臣,但在南邊,在東邊,那些番邦小國都已經向我大明納貢稱臣了。”
“而且昔日太祖也已經下旨,將那些國定為不征之國了。”
“未來大哥難道是準備向著北邊進攻,向北邊擴張疆土嗎?”朱高熾此刻提出了一個疑問來。
不征之國!
這是昔日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親自定下來的。
全部都在大明周邊的小國,總計十五個國家,他們在名義上全部都是隸屬于大明的藩屬國,要納貢稱臣的。
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
朱元璋就在皇明祖訓之中定下了此事,定不征之國,其中明了,這十五個國家,無事不征。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不招惹大明,那大明也不會去征伐他們。
可以說。
朱元璋這一手在大明立國初期的確是厲害,讓周圍的番邦小國都安分了,不敢太過。
畢竟大明可是將那個鐵騎橫掃天下的大元給滅了,將中原大地奪回來的龐然大國,對于那些小國而,自然是擔心害怕大明會如同昔日大元一樣,瘋狂的向著周圍擴張。
也正是如此。
大明建國初期,邊境不寧。
而在之后。
大明雖國力強盛,但重點還是對付北邊的元人諸部,這些番邦小國,蠻夷之地,自然是不被看在眼中的。
定下這不征之國,也是避免他們凝聚在一起針對大明。
所以朱元璋才會定下不征之國,以求安定,邊境安寧。
同樣也是為了集中全力去對付北元。
在洪武時期,這一個戰果的確是可行的,避免了這些小國與北元勾結。
但現在。
卻是阻擋了大明向著其他方向擴張之路。
“昔日太祖的確定下了不征之國。”
“但真理永遠建立在絕對的實力之上。”
“難道就因為一旨不征就真的不征了?”朱正淡淡一笑,語之中卻是透出了一個信息。
這不征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