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沙陀族的王行本來就是朱邪,只是被李唐皇室賜姓李,但契丹人還是習慣稱呼晉王父子的本姓!
“末將領命!”
耶律大光隨即率領自已所部去迎擊李存勖的騎兵!
隨即,從契丹軍陣內沖出三千騎朝著南向而去,而此時兩者相距不到十里地。
“換馬,加速!”
李存勖下令,眾人大叫換馬,好讓其他人也聽見。
沒有李存勖的提醒李萬年也會換馬,但作為一個王世子,對這個細節把控的如此清晰,說明這位是一位駕馭騎兵的高手。
李萬年已經可以看到遠方的契丹騎兵了。
“幽州軍準備!”
李萬年指揮不了沙陀族騎兵,但指揮幽州軍不是問題,眾人彎弓搭箭,等待雙方進入射程!
“沙陀族準備!”
當李萬年能夠看清對方的臉之后,下令放箭:”放!“
同時,沙陀族騎兵也一同放箭,箭雨呼嘯而過,契丹人的箭雨也隨之襲來,但論弓箭,自然是南方人的弓箭最好,他們的箭先一步射出,先一步抵達,不少契丹騎兵墜落馬下,被后續的馬匹踩踏。
李萬年馬槊向前,三百手持馬槊的幽州騎兵瞬間和契丹人碰撞到了一起,馬槊本來就場,契丹人沒考進,就被扎透,有的甚至一根馬槊扎透多人。
李萬年這一馬槊上面就有三人!
左手持槊,右手持刀,遠近契丹人都無法靠近。
李存勖那邊已經和契丹將領干上了,在兩人出手的時候,李萬年知道李存勖有鐵骨境后期的實力了,那契丹將領卻只有鐵骨境中期,已經很強了,但估計不是李存勖的對手,李萬年也不用擔心,專心自已面前的敵人,他至少斬殺一人,就多一把軍刀,多一條戰馬,甚至能夠多一件甲胄。
不過,契丹人著甲率不高,他只能看運氣了,運氣好的華會多一件鎧甲。
三百幽州軍很快就穿過契丹軍陣,在前方進行一個大迂回之后,掉頭朝著契丹人沖去。
而契丹人也是一個迂回,朝著幽州軍以及沙陀軍而來。
第一波攻擊,雙方都有損失,但幽州軍幾乎沒有損失,因為前方是武者,不會武道的兩百騎兵都在后面,而沙陀族騎兵損失輕微,可見沙陀族的騎兵戰力還要在契丹人之上。
畢竟,沙陀族是西突厥人,騎馬射箭是祖傳手藝了,他們崛起的時候,契丹人還很弱小。
而契丹人這一輪沖鋒就有數百人墜馬死亡,對方這次就來了三千人,死了數百人,是一個不小的損失,再來一次,損失就接近三分之一了,這時候契丹人就要潰散了,幾乎不可能等到契丹人戰死到最后一人!
耶律大光看著眼前的敵軍,發現一小伙騎兵的著裝不一樣,其中三百是重裝騎兵,手持馬槊,類似當年唐軍騎兵的打扮。
唐軍騎兵,可是契丹人的噩夢啊!
尤其是那位主將,看著眼熟,但想不起來是誰!
不過,最重要的目標還是李存勖,殺了他,這伙騎兵就潰散。
隨即,他在此沖鋒,朝著李存勖而去!!
李萬年也樂得清凈,他還是多撿一些人頭,畢竟殺了敵軍主將,晉王也無法給他晉升,畢竟他不歸晉王節制!
李萬年看了一眼第一次參戰的兩百新軍,氣息不太穩,不過也很正常,此戰之后,大家就都是老兵了,他也能接受部分的損失。
“殺!\"
李萬年手持馬槊迎著契丹人而上,一百馬槊在前,三百軍刀在后,不停的收割人頭。
契丹人并不知道,這伙三百騎兵之中的一百人全是煉皮境的武者,他們等于是和一百位武將在作戰!
這一次沖封,跟在后面的兩百新騎兵,抓住機會,斬殺了更多的落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