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
接通電話之后,杜義山很干脆地說明了目前的情況,表示自己想聽一聽對方的看法。
當然,其中隱去了一些跟丁高恒身份有關的內容。
主要是他擔心如果常浩南知道科工委主任在場旁聽,會對后者的判斷產生影響。
或者讓對方在講話時有所顧慮。
聽到這個事情之后,常浩南的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
這是不可能有好下場的。
哪怕真的建立起來了,也只不過是個一推就倒的花架子。
別說華夏了,就連作為美國鐵桿小弟的日本,都在這條路上撞的頭破血流。
每次只要有一點取得突破的跡象,就會遭到飽含父愛的全方位打壓。
到了那個時候,要是你的整個行業體系都完全依賴對方,自然會毫無還手之力。
常浩南的想法是,長痛不如短痛,沒必要像原來的時間線中那樣,在糾結中拖到1999年。
跟美國的航空工業體系早一些切割反而是件好事。
省下來這三年時間拿來完善自己的體系,或者哪怕回去做新型號的預研它不香么。
獨立自主才是唯一的正道。
但這個事情沒辦法直接說。
一方面是常浩南作為一個毫無商業法知識背景的人,直接下這種沒頭沒尾的判斷實在離譜,也沒啥說服力。
另一方面,常浩南確實不懂這些東西,他只知道波音最終成功并購了麥道,至于里面的利益交換和明爭暗斗……
對不起,不知道。
因此最后,他決定采用一個比較圓滑的辦法。
“老師,我認為在具體的技術方面,吸收或者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是應該的,也有助于我們快速縮小差距,但這跟我們建立一套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系并不矛盾。”
“我之前在雜志上面看到過二毛黑海造船廠的一個故事,蘇聯解體之后,當時船廠的0號船臺上面是已經完工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西方一直擔心它會在動蕩期過后被繼續完工。”
“很快有一家來自挪威的企業找到黑海造船廠,訂購兩艘排水量10萬噸級別的貨輪,但需要按照西方的標準進行建造,而整個船廠只有現在被占著的0號船臺能夠建造這個大小的船只。”
“二毛最終決定拆除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騰出位置,并且讓黑海造船廠接納西方的造船標準對船臺進行改造,準備生產新的訂單。”
“但當這艘航母被拆毀之后,那家挪威企業又突然宣布取消訂單,在賠償了一筆違約金之后再無音信。”
“黑海造船廠拋棄了蘇聯標準下的造船能力和經驗,又沒能獲得新的訂單,于是很快就失去了大型艦艇的建造能力。”
“……”
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常浩南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了。
他知道杜義山肯定能聽懂。
事實上,這個黑海造船廠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美國人在d90項目上的套路幾乎就是原版重置。
玩的就是一手陽謀。
然而手段雖不新鮮,卻非常好用。
常浩南能超脫在外把整件事情梳理明白,不是因為他比別人聰明。
單純是因為他開了掛,知道后續發展方向。
……
跟常浩南想的差不多,電話那邊的丁高恒和杜義山臉色都已經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