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名聲遠揚,懸壺居的門檻幾乎被踏破。不僅有求醫者,更有無數年輕人背著行囊前來拜師。來自江南的書生,棄筆從醫,只為學習濟世救人之術;邊疆的獵戶,放下獵槍,希望能用草藥守護鄉親。蘇璃月望著這些滿懷熱忱的面孔,決定擴建醫館,開設分院,將懸壺居的醫術傳播得更遠。
這日,一位身著粗布麻衣的老者來到懸壺居。他背著破舊的藥箱,在人群中默默等待。輪到他時,老者從懷中掏出一本泛黃的醫書,雙手顫抖著遞給蘇璃月:“老身行醫四十年,從未見過如此妙手仁心。這本《百草拾遺》,是我畢生心血,愿贈予懸壺居,望能助你們救治更多人。”
消息傳到京城,皇帝再次下旨,這次不再強求他們入朝,而是賜下“天下第一醫館”的金匾,并撥銀萬兩用于擴建。蘇璃月帶著弟子謝恩后,將這筆錢全部用于修建義診所和醫書閣,免費向百姓開放。
數年過去,懸壺居的分院開遍大江南北。每個分院門口,都掛著同樣的楹聯:“一劑草藥解千般疾苦,兩根銀針除萬種沉疴。”弟子們秉承著師父的教誨,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皆一視同仁。他們的事跡被寫入正史,成為醫者的典范;他們的故事,在民間代代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投身杏林。
而在懸壺居的后院,蘇璃月和墨寒淵坐在葡萄架下,看著弟子們忙碌的身影。阿桃正在教新入門的弟子辨認草藥,阿虎帶著眾人演練急救之術,阿明則在給孩子們講述行醫的道理。墨寒淵握著妻子的手,輕聲道:“你看,這就是你種下的種子,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
蘇璃月望向遠方,那里是無數個被懸壺居照亮的村莊與城鎮。山風拂過,帶來陣陣草藥清香,她的眼中滿是欣慰:“這還只是開始。只要世上還有病痛,懸壺居的燈火,就永遠不會熄滅。”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