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畫符。”阿明突然開口,“我的聽力能分辨胎兒的心跳位置。”他的指尖在孕婦隆起的腹部游走,仿佛能“看見”腹中的生命。阿桃手持銀針,汗水順著臉頰滑落。當第一針準確刺入“歸來穴”時,原本混亂的胎動突然變得規律。
“繼續!快!”蘇璃月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眼中滿是緊張與期待。隨著符咒畫完,笛聲與銀針共振,孕婦發出一聲痛呼,胎位竟奇跡般轉正。當嬰兒響亮的啼哭響徹醫館,所有人都紅了眼眶。蘇璃月走上前,顫抖著撫摸古籍摹本:“這‘乾坤倒轉術’,醫仙谷失傳三百年了”
這些突破讓懸壺居的名聲達到新的高度。各地醫者紛紛前來求教,阿桃、阿虎和阿明將研究所得傾囊相授。他們還改良了懸壺居的教學方式,把古籍中的理論融入日常診療,讓年輕弟子們在實踐中領悟醫道精髓。
但成功背后,是無數次的失敗與堅持。為了驗證“天灸之法”,阿明在雷雨天引雷,險些被閃電擊中;阿桃為了尋找替代藥材,深入瘴氣彌漫的雨林,昏迷三日才被救回。可每當看到患者康復后的笑容,他們便覺得一切都值得。
“我們只是打開了古籍的一角。”阿明在深夜的藥圃中對同伴說,玉笛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還有更多失傳的醫術等待發掘。”阿桃望著滿天繁星,突然想起古籍開篇的話:“醫道如海,窮其一生,不過取一瓢飲。”她握緊手中的藥鋤,心中涌起堅定的信念——哪怕只是一瓢飲,也要讓這瓢水,滋潤更多干涸的生命。
山風掠過藥田,帶來陣陣清香。懸壺居的燈火徹夜未熄,三位弟子圍坐在古籍旁,繼續著新的探索。他們知道,這不僅是醫術的突破,更是懸壺濟世精神的傳承與延續。而那些曾經無法治愈的病癥,終將在一代又一代醫者的努力下,成為歷史的塵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