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聽到王源局長這么堅定的態度時,長松口氣。
陳默接過王源的話,感激地一連串地說道:“王局長,謝謝您,謝謝您。”
王源見陳默這狀況,便明白這次礦難真相包括死亡人數一定有大問題。
王源再次堅定地說道:“小陳,你放心,只要證據在,不管這縣里的水有多深,不管牽扯到誰,我們都得往下挖。”
“你之前沒來得及查的,沒敢信的人,從今天起,有我們在,你可以放開手查。”
“但記住,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林縣長能讓你們連查個污水都能遇險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說到這,王源指了指更黑暗的深處,說道:“小陳,帶路,我們繼續走,我倒要看看這下面,還藏著多少他們不想讓我們看見的東西。”
王源不再公事化地叫陳默同志,親切地稱這小子“小陳”了。
陳默又驚又喜,別小看大領導的這個稱呼改變,那不是簡單的稱謂簡化,而是一道無形的橋梁,架在了層級分明的壁壘之間。
“同志”是體制內最穩妥的距離,像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看得見職責所在,卻觸不到心與心的溫度。
而“小陳”這兩個字,帶著煙火氣的親昵,瞬間把遙遠的上下級拉成了并肩的同路人。
這聲稱呼里藏著的,是對陳默孤身涉險的疼惜,是對他堅守真相的認可。
在這不見天日的黑暗礦道里,這聲輕喚如春風,讓陳默溫暖無比。
陳默不再害怕郭清泉又搞鬼,讓國家隊介入來匆匆定性這起礦難。
陳默把所有的感激都化作了力量,一邊叮囑王源小心腳下,一邊十萬分小心地注意周邊情況,護好王源。
王源也能感受到陳默這小子對自己的保護,盡管有救援隊的同志一路保護,看王源看得出來,陳默對他的安全非常緊張的。
王源從礦工一路到今天的副局長位置,對井下的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識遠遠超過陳默,可這小子這般擔心他的安全時,他對這小子更加另眼相瞧了。
走了一會兒,王源停下腳步,手按在巖壁的水泥層上,觸到的不是均勻的光滑,而是坑坑洼洼的凸起。
王源摳下一小塊松動的水泥渣,直接對陳默說道:“這里的支護層,明顯沒達到承重標準。”
“這裂縫,水泥和巖壁貼合度極差,里面甚至能摸到空洞,這根本不是按照井下支護規范來的,就是糊弄事的面子工程。”
王源說完蹲下身,扒開腳邊堆積的煤塵,露出一根銹跡斑斑的鋼筋頭,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王源氣得都差點罵臟話了。
“他們還真敢啊,連主承重鋼筋都用的是回收料,直徑比標準細了至少兩毫米,這樣的支護層,遇上輕微的頂板來壓都得塌,更別說礦難時的沖擊了。”
王源的這些話,一旁的陳默聽得目瞪口呆,他之前來勘查時只注意到支護層表面不平整,卻沒發現這么多致命的細節,不然了,他也不懂這些專業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