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杏花這位膽小怕事的婦女,第一次敢在這么大的領導們面前說這些話,惹得沙景春怔怔地看住了她。
陳默見沙景春這神態,直視著他說道:“景春鎮長,宋大姐說得對,接下來,你要把整個青山鎮的重擔挑起來。”
“等吃完雞湯面后,我們把劉軍寫的名單核對一下,失蹤的人,我們一家一家走訪。”
說到這里,陳默扭頭問王源道:“王局長,您看這樣做,可以嗎?”
王源應道:“小陳,老沙,查失蹤礦工的事,交給派出所,他們找人方面,比你們專業。”
“我現在想說的是,你們查完之后準備怎么辦?”
“青山鎮的礦挖得差不多了,就算沒有這次礦難,早晚也得面臨轉型。那些靠挖煤吃飯的礦工,他們的生存,以后要靠什么來維持?”
“總不能讓他們一輩子靠下井過日子,更不能讓他們的孩子,還走著下井—賺錢—擔風險的老路。”
“礦山轉型不是一句空話,不是把礦封了就完事。得給他們找條新路子。”
“是學門手藝,還是搞種植養殖,或是跟著文旅項目做服務?得讓他們知道,就算不挖煤,也能憑著力氣吃飯,也能讓家里的灶臺,一直有熱飯熱湯。”
“老百姓要的,從來不是大富大貴,是平安和有奔頭。”
“小陳,老沙,我們查礦難、抓貪腐,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揪出幾個人,是為了讓礦山回歸它該有的樣子,讓礦工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讓他們的媽媽,再也不用站在門口,望眼欲穿地等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回來的人。”
陳默聽著王源局長的話,正是他下午想的問題。
陳默一時間激動起來了。
“王局長,孟專家,錢專家,我一直認為民生,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和政策,是每一個家庭的灶臺,是每一碗帶著溫度的飯,是每一個人對平安回家的期盼。
“王局長,不瞞您,我下午就在想這個問題。”
“查真相、抓壞人是第一步,幫礦工找新出路、讓青山鎮能好好活下去,才是我們接下來要扛的責任。”
“王局長,孟專家,錢專家,你們都是大領導,經驗多,能給我和沙鎮長傳授經驗的同時,把我們這里當一個礦山轉型的典型樹立起來嗎?”
陳默的話一落,王源沒有馬上接話,而是把碗里最后一口雞湯喝得干干凈凈。
宋杏花還要給王源局長再去添一碗雞湯,他趕緊說道:“弟妹,我已經吃超標了,不能再吃。”
“喝了你精心熬的雞湯,我也得為青山鎮做些事了。”
“小陳,你小子,倒是會趕巧。其實礦業局早就在琢磨礦山轉型的事,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試點。”
“要么是地方干部沒魄力,要么是礦工抵觸情緒大,推不動。你這兒倒好,礦難查得較真,民生想得透徹,剛好撞在點子上。”
“既然你提了,我就給你們交個底。”
“青山鎮這試點,礦業局接了!但丑話說在前面,轉型不是敲鑼打鼓就能成的,得一步一步來,急不得。”